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4章 周礼·冬官考工记
《考工记》别名《周礼·冬官考工记》,这书作者不详。



关于《考工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甚至有学术认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宫的学者,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



不管怎么说,都跟梁思成先生不沾边,王讯这个家伙就是瞎扯。



幸好,他没有说,不详或者佚名,不然,真被他蒙对了。



众人笑。



宿先生却没有笑,还颇为认真的问,“王讯同学,怎么会认为这本书是梁思成先生写的呢?”



王讯说,“老师,我记错了,我本来想说《营造法式》的。”



王讯又不傻,周边那么多同学哄笑,他就意识到自己蒙错,或者说刚说出梁先生他就后悔,要知道宿先生在黑板上列的都是古文献,不管是哪一本都跟梁先生不搭边。



然而,他刚说完营造法式,台下又一阵哄笑。



王讯也意识不对劲,补充说,“我没说清楚,应该是《营造法式》注释。”



宿先生又问,“那么《营造法式》的作者是何人?王讯同学知道吗?”



这一次,王讯终于老实了,摇了摇头。



宿先生示意他坐下,随即问题,“那么同学们知道吗?”



“宋,李诫!”



同学们,纷纷回答。



宿先生说,“是的,《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创作的建筑学著作,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个方面,古代建筑的课程会详细说明,咱们再次回归《考工记》。”



“《考工记》别名《周礼·冬官考工记》,这书作者不详。”



“为什么会有这个别名?那是因为《考工记》就是出自《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篇。那么《周礼》又是一本什么书呢?我为什么要跟大家提及《周礼》与《考工记》呢?”



众人都期待接下来的答案。



苏亦也期待。



要是不用写论文不用交作业,听宿先生的课,还是很舒服的。



然而,就在苏亦聚精会神,竖耳聆听的时候,他却被宿先生喊起来了。



“苏亦,你来说说这其中的关系。”



猝不及防。



又是提问。



这种无处不在的考察学问的方式,确实北大诸位先生诸位喜欢的方式。



既然被提问了。



苏亦还能怎么办。



只能站起来呗。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一般认为是周公旦所著,这点有待考证。因为东汉末年大儒郑玄做注,而使之一跃成为三礼之首,更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至于为什么提到周礼,前面宿先生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什么答案呢?”



“宿先生刚才说,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从南北对峙到南北统一两个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体现,其焦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对周礼古制的尊崇与模仿进行皇权的正朔建设。”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何各个历史朝代都要对周礼古制的尊崇与模仿进行皇权的正朔建设呢?”



“那是因为其制度设计之指向,乃是社会转型的趋向。正因为这样,《周礼》的实际影响是在后来的皇权时代。举个简单的例子,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怎么来的?”



“其实六部就是仿照《周礼》六官而设置的;唐代将六部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至清。因为《周礼》在汉代最初叫做《周官》,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后来被刘歆更名为《周礼》,刘歆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还有另外一个别名叫刘秀,没有错,就是跟光武帝同名的刘秀,刘歆的具体情况我就不介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