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3章 旁听
李林甫的手段李隆基清楚得很,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大部分都是李林甫的人,这事真让李林甫全权办理,他可能看不到真相,他必须找个人从中制衡了一下,这个人最好在京城里没有势力。



如此看来李琩是个不错的人选。



而且,他还可以趁此试探一下李琩到底有没有其他心思。



“传寿王入宫。”李隆基跟着道。



“喏。”高力士领命,亲自去传。



李林甫则神情微变,沉思着回到殿前。



半晌后,李琩赶到,李隆基让高力士把柳勣的状纸和杨慎矜的奏章拿给李琩。



李琩看完,神色大惊。



这次,李琩的惊讶不是装出来,而是真实反应。



因为按照历史,746年正月,发生韦坚案,746年底,发生杜有邻案。



但现在,才745年七月。



这两案发生的时间不对,顺序也不对,而且涉及韦坚案的皇甫惟明也被他搞死了。



李琩一时间完全搞不清这蝴蝶效应是怎么发展的。



李隆基见李琩震惊不说话,以为李琩是难以接受这样的事,不由温和道:“十八郎,此事你怎么看?”



李琩忙道:“父皇,此事看起来似乎都牵连二哥,但儿相信二哥断不会行如此悖逆之事,此事应当严查,弄清楚中间的误会。”



李琩没有装糊涂故意撇清李亨,而是直击问题核心,表达对李亨的信任,同时给出了查的建议。



李隆基点点头,道:“你在陇右、安西、北庭,办了几件大案,对刑狱之事颇为精通,此事由你全权查办如何?”



李隆基模样和蔼,但李琩知道李隆基这是在给他挖坑。



他一个藩镇节度使,怎么能插手京城的事呢?



李琩连忙道:“儿能办之前的案子,皆仰父皇天威所至。父皇圣明烛照,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人才济济,此事交由他们,他们必定能秉公办理,迅速查清。”



李隆基闻言,沉默了片刻,又道:“伱可有推荐的人选?”



“这……”李琩摇头,“儿臣对京城官员并不熟悉,不敢妄荐。”



对于李琩的“无知”,李隆基心里很满意,道:“此事我安排其他人办,不过离千秋节还有段日子,这段日子你也在京城,便参与旁听吧。”



李隆基这次用的是命令的口吻。



李琩道:“儿谨遵父皇旨意。”



……



长安城里,大队官兵出动,一日之间,韦坚、王难得、杜有邻三人及其家人,被全部捉拿,一起关进大牢。



长安城里风起云涌,但李琩却在东市路边淡定的吃着东西。



李琩在尽力理清这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是韦坚案。



时间提前,王难得替换了皇甫惟明的角色,这说明他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但是历史的总体趋势还是没变。



李亨的势力依旧在发展,皇权和太子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和。



其次是杜有邻案。



这个案子李琩思前想后,自觉没有给过直接的影响,唯一有间接影响的,就是江采萍和张皇后。



历史上,李亨和江采萍交集不多,但是因为他的缘故,李亨想要效仿,和江采萍发生了感情,而李隆基为了权衡,提前将张皇后嫁给了李亨。



以张皇后的性格,提早成了替代品,很有可能会搞一些事。



最后是李隆基已经让三司推事了,为什么还要调他旁听。



三司中,大理寺负责审理百官犯罪和京师徒刑以上案件以及州县呈报的疑难案件,经过审定后送刑部复核,再报中书门下,大案及死刑要奏请皇帝批准。



刑部负责复核大理寺审定的流刑以下罪及州县判处的徒刑以上罪,死刑不论在京在外,都要由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