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解缙、杨士奇等人纷纷放松下来。
至于朱棣听到了朱高煦的话后,他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尤其是听到明年可以收入时,他更是站了起来,叉腰道:
“沈国公王义巡忽兰忽失温的事情,我想想还是算了。”
“区区五千骑兵,不足以威慑漠西的瓦剌三部。”
“算算时间,朝廷自永乐七年来,已经两年没有对漠北发动战事。”
“我想了想,皇后的梓宫一直停放几筵殿也不是事,因此我准备在下个月率领在京的肇州二卫、吉林二卫和羽林三卫护送皇后梓宫北上北京,将皇后梓宫安葬北京天寿山的长陵。”
“安葬过后,我将在北京巡视几个月,明年正旦一过,户部与兵部便可以着手调派辽东与北平民夫、粮草输送镇虏卫。”
“明年五月,我准备亲自点兵七万,民夫二十一万,自海喇儿向西发动西征,好好收拾一顿瓦剌三部,以此保住北方太平。”
朱棣的话刚刚说出来,朱高煦便觉得身旁窜过一道身影。
等他定睛一看,朱高炽却已经跪在了地上,双手作揖的抬头仰视朱棣:“陛下,漠北苦寒,母后又刚刚大行,您不宜远征啊……”
朱高炽的挑头唱反调是朱棣和朱高煦等人都没想到的,正因为没想到,所以朱棣才生气道:
“我明年不过半百之数,漠北苦不苦寒,我比你这个没去过的娃娃清楚。”
“老二,伱说说,明年北征是否可行?”
朱棣生气的都叫朱高煦老二了,不过这次朱高煦却不打算配合他,而是作揖道:
“明年北征恐怕有些难度,朝廷需要等郑和的下西洋舰队返航才能评估钱粮是否充足,能否支持北征。”
“好啊!”朱棣气笑了,扫视一圈道:“还有谁觉得明年不该北征。”
“臣请陛下三思……”
朱棣这一问,夏原吉、黄福、宋礼、解缙、杨士奇等人便纷纷跪下,只剩郭资和朱高燧站着。
夏原吉几人是因为朱高煦表态了,因此需要跟着表态。
至于解缙和杨士奇、胡纶等人则是清楚皇帝一旦北征,那肯定会带着他们七个北上,届时他们又得吃一年的苦,有没有命回来都还两说。
“陛下,北部边疆太平七载,实属不该如此急切动刀兵,不如待郑和返航,再商榷是否北征。”
解缙隆声作揖,难得与朱高煦站到了统一战线上。
然而瞧着他们的模样,朱棣却气得牙痒痒:“好…好…好……”
“满朝文武,就你们俩带头唱反调!”
他指着朱高炽和朱高煦,朱高炽见状缩了缩脑袋,跪着往后退了退,将朱高煦暴露在身前。
朱高煦瞧着老大的举动,心底暗骂之余,也不得不作揖道:
“儿臣并非不赞同北征,只是不赞同明年北征。”
“若是推迟到永乐十一年,那朝廷的钱粮会更充沛,北征路上也不容易出现补给短缺的问题。”
“何况,郑和返航后将会带来质量上乘的燧石,届时可以大大提升我军战力,所以才会希望陛下推迟一年。”
朱高煦太熟悉朱棣了,听到有新式火器,朱棣立马就冷静了下来。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抹不开面子,轻哼一声便拂袖而去。
“恭送陛下……”
朱高煦带头唱礼,群臣纷纷跟随,听到那唱礼声的朱棣差点没气得回头给朱高煦一脚。
好在他硬着头皮离开了,朱高煦免去了快三十岁还得挨打的下场。
尽管老头打不过他,但他真怕自己无意间反抗时把老头弄伤了。
当然,老头可以放过,但老大就不行了。
朱高煦皮笑肉不笑的回头看向朱高炽:“老大,你刚才挺能躲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