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9章 白手起家




将他们投入江南市场和江南官员竞争,这对于皇权来说没坏处。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他们同流合污。



整理了手中奏疏,朱高煦将弹劾苏松二府土地兼并的奏疏放到了一旁没有处理。



他准备用苏松二府作为试点,看看如果不阻止土地兼并,苏松二府三百万百姓是否会受到影响。



如果影响不大,并且能帮助朝廷增加税收,那自己也可以将这套政策向江东六府,江浙沿海、沿江这十几个府进行推广。



这么想着,殿外也传来了唱礼声。



“臣户部右侍郎孙铖,求见殿下……”



殿门响起了声音,不得不说孙铖虽然是文官,但嗓门却是真的大。



“进来吧。”



朱高煦开口回答,不多时便见孙铖走进了殿内。



见他进来,朱高煦也合上了奏疏,等待他入座开口。



“谢殿下……”



入座前,孙铖感谢行礼,而后入座。



在他入座后,他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直接作揖道:



“殿下,派往贵州的两万名胥吏已经抵达京城了,如今正在外城的大教场就近等待调令。”



“全部抵达了?”朱高煦倒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快。



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毕竟随着政策下发,只要学子们眼睛不瞎,都能感受到朝廷对毕业学子担任胥吏的政策收紧,谁都不想因为迟到而错失这个让全家人享福的机会。



“全部抵达了,如今就等着殿下您分配胥吏给各县了。”



“另外,这是夏尚书让臣转交给殿下的调任奏疏。”



孙铖拿出了一份奏疏,朱高煦从亦失哈手中接过打开后仔细看了看。



这份奏疏中的名单,基本都是从辽东、山东、四川三省和五个都司在任新政官员中有政绩的人选。



从府衙到县衙都有人选,不过其中主动报名贵州的数量稀少,朱高煦数了数,仅六十七人。



这样的情况让朱高煦皱眉,新政之下,一个县的官员数量比洪武年间要多,一共是六人,分别是正七品的知县、正八品的县丞、从八品的主簿、正九品的教谕和从九品的典史、掌管兵马司的巡检。



典吏和巡检之前是不纳入品级的,而新政之下则是最低的从九品。



虽然官职低微,但却有了上升通道,而胥吏中的吏员、镇长、里长、粮长等人却需要参加科举,考上举人才能继续上升。



考举人虽然没有考进士的难度那么大,但也是要与几十万人共同争夺不到两千名额的,同样是百里挑一之人。



“六十七人,顶多维持一个府。”



朱高煦皱眉看向孙铖,孙铖也作揖道:“夏尚书的意思是,先对播州分出的遵义府派遣官员,维持前方大军的粮草畅通。”



“至于其它的府邸官员,则是可以从今年的科举中选拔派任。”



“另外这六十七名官员中位于四川的官员已经前往了遵义府,并带去了相应的熟练胥吏。”



孙铖解释完,朱高煦略微颔首,随后将奏疏合上。



“既然是这样,那就先这么办吧,胥吏与官员们一同出发。”



交代过后,朱高煦便继续看着孙铖,孙铖也没有其它事情,因此起身作揖后缓缓离去。



不多时,春和殿内又响起了朱高煦朱笔批阅的声音。



也在他批阅的同时,从四川重庆府前往贵州遵义府的崎岖山道上也挤满了人。



二月中旬的贵州依旧寒冷,高山浓雾让人头发上尽是水珠,远远看去好似所有人都白了头。



那不足两丈宽的崎岖山道上,数千民夫们驱赶挽马拉拽各样工具走在最后,在他们的前面则是上千名各类工匠,以及数百名读书人的队伍。



“孟明,这路也太难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