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章
李永乐至死把两根鼓杄交给儿子,方才罢休。他在本地打鼓四十年,很有名气,群众很喜欢他,他也很喜欢本地的民风。



每逢他出场,总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人气高得不得了。



寻找其中的原因,别人看来,不外乎三条,一是人长的帅,身材又好。村里的小媳妇大姑娘一听他来,总是赶来听书,到底是来听书还是看人,只有她们自己心里有数;二是李永乐声音洪亮,语言幽默,群众确实喜欢;三是那时候运动多,上面一来运动,精神不过夜,总是让李永乐牵头写本子,出镜率比较高,一来二去,产生了名人效应。



李永乐知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师傅是马三地。有了名师才有高徒。



马三地是本地人。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便给地主放羊。有一次放羊的时候不知不觉打上了瞌睡。



醒来一看,羊不知跑哪去了,让人牵走了也未可知。



东家怒了。马三地挨了一顿揍,工作也丟了。



家里没办法,又让他拜当地三棒鼓师傅学艺。



马三地发起了狠。一整天一整天地跟着师傅学习。



也许是天生的一名优秀鼓书艺人,从师不到两年,不仅学会了三棒鼓,而且学会了当地流行的渔鼓说鼓对鼓丧鼓。



特别是渔鼓,更为有名。



他有一副金不换的清亮嗓子,更让他如虎添翼。很快红遍了一方。



人称他苏笛子。好像是那时候苏州产的笛子音色好,他的声音好得一比。



兰江县解放后,马三地主动到政府部门登记备案,成为新政府最早承认的艺人。



他把政府颁发的准演证镶嵌在一个小小的玻璃框里,用一根带子系了斜挎在腰间,常年活跃在广大的城乡之间。



有时是渔鼓,有时是其它形式。



马三地这一批人受到新政府的重视。



新政府专门成立曲艺宣传队,让马三地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宣传政策主张。



还让马三地进夜校扫盲班读书识字,提高文化水平。那个时候,马三地年事已高,已经六十多岁了。



扫盲班学员奚落他,您老奔七十了,吃这个苦还有啥用啊。



马三地说,有用有用,有大用。旧社会一个甲子不做数,甩开去的话,我还只有几岁呢。



他一笔一划地学字。全然不顾自己那么大年纪。



他苦学苦练,坚持不懈,最后不仅能通俗书报,还能动笔编写新节目。



他结合自身扫盲班的经历创作的鼓词《马三月学文化》参加省里的民间艺术会演,由于感情真挚,细节动人,广受省里专家好评。



马三地个性幽默,接近七十岁了,还如小孩般喜欢穿花衣服,随身带着小孩爱吃的糖果。



他说吃糖果是保护嗓子的良方。吃了糖果,即使频繁的演唱,也不会让声音沙哑。



马三地积极参加县曲艺队下农村演唱。他演唱的曲目以新书为主。不唱当时的禁书坏书。



若唱传统书目,他必加唱短篇新书。他说在旧社会,是下九流,是讨米子的手艺,新社会,是共产党给了他社会地位,他要真诚地感谢共产党,认真配合政府主导的宣传工作。他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报答共产党。



县文化馆还安排他一边演唱一边授徒。马三地领了任务,兢兢业业,无私传授。到八十多岁过世时,竟培养了徒弟十多人。



李永乐即是高徒之一。



李永乐也参加到县曲艺宣传队,既得到领导重视,又在村里领到工分,还在乡里,当时是公社,每月领到两到三块钱的补助,他心里是相当满足的。



当然,李永乐和他师傅一样,也是相当有能力的。一是要把上面的精神转化成鼓词,二是要十分迅速,常常是今天开会,第二天就要下乡宣传精神。



李永乐举重若轻,根本难不倒他。



上级领导听了他的大鼓,时常表扬他抓准了会议精神内核,又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