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1章 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通路(六)
br />


“这不是你信马由缰,发挥想象力的画板。你构想的这个未来,太可怕了,也太魔幻了,它几乎不可能发生!”



“不可能吗?”把齐磊都气乐了。



然而,这还没完,廖凡义也开口了,“齐磊,这不现实。”



有些语重心长,“你构想的这个未来,不可能出现!”



廖凡义佩服这个少年的想象力,也折服于他的战略眼光,可这确实太离谱了。



好吧....



你在一个人民淳朴,举国奋起......



穷!但穷的有志气,苦,却苦中有乐!



且未来可期的蓬勃年代说这些?



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太遥远了,是当下社会的另一个极端!



这是个什么年代啊?



这是个白衬衫配着淳朴!素面朝天却依旧春风十里的年代!



这是个住着几平米的小房子!吃着最朴素的饭菜,依旧觉得幸福的年代!



这是个与后世截然相反,纯净到没有一丝杂念的年代!



你去和这个年代的人,讲二十年后的群魔乱舞?他们信你才怪!



前面那些,打掉前黑板、信息订制的手段,几个人还能接受。齐磊结合传播学理论演示的那些骚操作,也可以认可。



可是现在...战争!?



这就离谱了。



倒不是张路臣、廖凡义盲目自信,或者过渡乐观。



事实上,做为传播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的学者,他们三个还是很清醒的。文化入侵从未停止,也不是今天齐磊提出来的概念,一直都在。



之所以认为离谱,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不可能输,也不可能出现齐磊所构想的这些情况。



因为在文化防御方面,我们天然的就有优势。



廖凡义也有些激动,“你太小瞧我们这些【守门人】了!”



此时,廖凡义又用到了一个传播学专用名词——守门人。



也叫把关人,同样是一个大众传播学概念。



按字面意思理解就行了,它就相当于一个信息的过滤器。



专业解释是: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所谓【门区】,是按“群体传播”划分,传播渠道来定义的。



比如,央妈的受众群体是全体国人。那只要是央妈的覆盖范围之内,都可以叫【门区】。



再比如,一个八卦小报,它的受众群体是什么,那它的【门区】就是这个范围。



整个定义的理解就是,假如一个信息如果想在一个【门区】的范围内传播,那么,它就必需要符合【门区】的群体价值观,或者被守门人甄别,过滤之后才能在门区内传播。



比如一条不符合国家利益的信息,会被央妈过滤出【门区】无法传播。



比如一条经济信息无法在八卦周刊上传播,进入不了这个【门区】。



而负责过滤的,就是【守门人】,也就是审核。



但是,这个审核,与普通民众理解的还不一样。



民众认知的审核是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尺,一条新闻不犯法、不缺德,那就没问题。



但是,其实还有其它的过滤,就是群体价值观,还有文化上的过滤。



也就是说,可能民众认为没有问题的信息,而在守门人眼中,是存在问题的,不符合群体价值观和文化要求。



别觉得这就是言论不自由,其实在哪都一样。



这个审核存在于任何一个【门区】,中国有,外国有,哪哪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11)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