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出品方“幸福蓝海”在剧本阶段就已经开始介入并提供意见,编剧兼导演刁亦男坦承,为了获取投资者信任,剧本的主要修改都是为了增加商业性元素,包括片中的男女情感线索都是后来加入的。历经几年沉浮,最终版本与初稿已差异极大。
其二,专业营销团队发挥关键作用。片方聘请了国内知名电影营销公司“光合映画”全面负责国内营销,更由国际营销公司运作影片出国参赛并进行电影节形象公关,事实证明这对于影片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并最终获奖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获奖则成为了营销链条的起点,最强劲的动力。
其三,面向市场定位影片。在前期宣传中,营销公司有意回避了影片的文艺片定位及其黑色电影风格,而是刻意强调“犯罪、爱情”等吸引观众眼球的类型化商业元素,这一策略事实证明是最关键的一点。
其四,立体整合营销;既有通过报刊、电视栏目等传统媒体的常规宣传,也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营销;既有在线票务网站、APP客户端、名人微博、微信等线上媒体的营销,也有线下落地的实体店营销,甚至还利用热门电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进行借势捆绑营销。
影片的营销成本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几乎与制作成本1:1持平,这样的比例已经与商业大片相近,在艺术电影中是极其罕见的。
相比而言,《推拿》的营销显得简单而仓促。
影片发行方“蓝海世纪影业”、“恒大影视”、陕西文投(影视)投资有限公司都是电影投资、发行领域的新军,缺乏营销运作经验,而本片恰恰由片方自主发行,并未延聘专业营销公司。
由于映前宣传仅有一周时间,主要采用的仍然是传统形式,主创先后在南京、广州、成都、西安、北京举行多场观影及影迷见面会,这种传统跑场方式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毕竟辐射范围小,且单场见面会影迷的热情常常造成发行方的盲目乐观,出现对市场需求的严重误判。
其次,营销中对影片的定位相对模糊,主打的仍是文艺片概念,各种访谈也围绕“盲视觉”等艺术专业问题展开,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难以产生观影期待。
虽然发行方采用了与卢米埃时代院线单线重点合作、长线放映的特殊模式,由于卢米埃院线只有15家影院参与合作,且合作并不具备排他性,影院可自行排片,因此能够发挥的力量相当有限。
在档期选择与准备上,《推拿》在获奖一周后突击上映,而此前《白日焰火》则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期。有批评者认为《推拿》选择贺岁档(前夕)是个错误,但仔细分析,这或许已经是其最佳选择了,因为影片气氛本就与贺岁档不符,再往后推一周,就要遭遇《太平轮》《匆匆那年》等强片冲击,再无上映可能;
而2014年贺岁档期将绵延至2015年3月上旬,到时影片已经彻底冷却,再映前途未卜。当然,发行方将获奖片长时间捂住不发、择机再发也并非没有先例,“博纳”成功发行《桃姐》使用的就是这一方法。
只能说,这只是一场**,而结果是,《推拿》没有享受到“趁热打铁”的好处,只是尝到了“仓促上阵”的苦果。
2014年对于中国文艺片或艺术电影无疑是个高开低走、大起大落的年份。年初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白日焰火》与《推拿》双双荣获大奖,一个月后《白日焰火》上映获得1.03亿元票房,5月上映的《归来》更获得近三亿元票房。
再想想前些年的《观音山》、《二次曝光》、《桃姐》等艺术电影的成功,业界人士都以为国产艺术电影终于迎来了具有转折意义的“春天”。
但是,2014年下半年的两部影片宣告了这种期待或许只是美好的想象。投入7000万元巨资的《黄金时代》,携超强的明星阵容以及前所未有的强劲营销阵势杀入国庆黄金档期,票房却只是勉强过5000万元,遭遇了令业内外瞠目结舌的失败。
一个多月后,收获“六金一银”的《推拿》再次失利,将本片与贾章科2004年的影片《世界》对照,后者票房200万元,但当年中国电影银幕仅2396块,年度票房仅为15.7亿元,然而十年后银幕数已经将近2.5万块,翻了超过十倍,年度票房逼近300亿元,翻了近二十倍,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推拿》仅拿到400多万元的票房,的确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从《白日焰火》到《推拿》,从希望到失望,国产艺术电影让人经历了一次情感过山车。2014年上下半年艺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