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句话自有几分求助之意,郑褒对于此事已有思想准备,只是不便驳主情面,正好司马景主动问起,他也就顺水推舟道:主人勿忧,其实少了一个匈奴向导,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早些时候郑褒已经给他打过预防针,可司马景还是想不通,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导跑路反而成了一件好事?念生今日还险些因为此事自杀呢。
经过这两日来的观察,郑褒越发觉得司马景大有可为,只是需要引导而已,当下见他一脸狐疑的样子,也不卖关子,直言道:出了五部匈奴之地,更有许多族落杂居,咱们既是商队,只要肯出重金,就不怕找不到合适的向导,不但不愁找不到向导,还能雇
上一群护卫,更何况匈奴人本就多诈,留在身边还需多加防范,倒不如一去不回,省得大家提心吊胆。
司马景暗自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郑褒深谋远虑,恐怕早在之前提醒自己的时候便已有所谋划,此刻再联想到他当时说的话,似乎燃起对匈奴人的同仇敌忾,是目前来说团结这支队伍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
想来,郑褒对于这支队伍的弱点定然了如指掌,只是不浮于面,暗中掌控,此等心机,自非不谙世事的司马景所能相提并论。
可是感叹之余,司马景心中又浮现出另一个问题,他们如此大费周折,冒着泄密的风险,雇佣匈奴向导,无非为了麻痹南匈奴人。
只是他们现在已经出塞,浑弹对于他们不但再无利用价值,甚至可能平添风险,一如郑老所说,此事实则利大于弊,完全可以雇佣其他向导
看着郑褒古井无波的眼睛,再联想到这件事背后的蹊跷,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升起,司马景再也坐不住了。
此时,任他再怎么天真无邪,恐怕也能猜到,浑弹的命运,其实从一开始就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