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三章 那年,我双手插兜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七月初的一天清晨,杨永唱着跑调的五环之歌摇摇摆摆的向着卢思礼家走去。



他家搬到幽州城的归仁坊已经一个多月了。要说这一个多月内,十万人口的幽州城有什么新鲜事儿的话,就必须要提到豆腐这个新鲜的吃食了。



自从杨家将做豆腐的方法告诉了卢家之后,幽州城内就多了一些售卖豆腐制品的铺子,很是吸引了幽州人的目光。而杨家也很顺利的在归仁坊这个幽州的富贵之坊拥有一间店铺。



还别说,他家的生意很不错,每天都要使用2石大豆来制作豆腐,而且还供不应求。



在杨永的告诫下,杨佛奴夫妻忍住了扩大经营的想法,杨永的说法也很有道理,他家一个外来户刚在幽州城内落户就挣了大钱,已经很惹人眼红。要不是卢家在东市的大商铺分担了他家的压力,卢家又给他家提供了庇护,他家早就被权贵给盯上然后吃干抹净了。



而且2石豆子制成的豆腐制品一天差不多能够收入3贯钱,这已经大大超出杨家一家人的想象,即便一天只赚1贯,杨永父母就很是满足了。



当杨家在归仁坊安顿下来后,杨永就在他的卢阿翁的催促下到卢家小学去念书。这不,杨永已经在卢家读书差不多一周了。



杨永对于父母让自己来卢家读书没有什么反感,毕竟他这个年龄不读书还能干什么呢?想要学人家勾栏听曲,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奈何身体条件不允许啊!



再说自从他变成神童之后,他的母亲李玉儿就对自己儿子的未来陷入了狂热的幻想。她觉得杨永日后一定会到长安参加科举,金榜题名,做大官光耀门楣的!所以李玉儿对于杨永能够到卢家去学习最是感激不过。



杨永当然愿意有个官身,毕竟在大唐官人是特权阶层,是真正的自由民。



寻常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离开自己的州县,更别说获得出行凭证(过所)了。而杨永要是有个官身的话,就很容易获得过所,大唐的天下这么大,他可没想着在幽州待一辈子。



李白啦杜甫啦,怎么也得认识认识吧,顺便再和他们一起修修仙就更好了!日后回到现代,和别人吹牛,我和杨贵妃上过床,和李白杜甫修过仙,哎呀,画面太美,不敢想,不敢想!



但是在大唐当官和科举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没有。



参不参加科举对杨永来说是很无所谓的,因为我大唐官员的主要来源从来不是什么科举,各种做官的后门那真是多不胜数,只不过科举中的进士科在大唐是最光荣的入仕途径罢了。



杨永有让傻妞将《新旧唐书》里面有关科举考试的内容调了出来,他竟然发现自己的手机内没有下载过唐朝科举的必考书目——九经。



所谓九经,是指大经《礼记》《左氏春秋》,中经《毛诗》《周礼》《仪礼》,小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谷梁春秋》。



杨永确实识字,各种古文作为爱好也看了不少,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对于唐朝科举的九部正经他是八窍已经通了七窍一窍不通啊!



杨永所在的21世纪这些经文早就沦为个别专家学者的兴趣爱好了,年轻人谁没事看这些东西啊?但既然他穿越到了古代,学一学也未尝不可。即便他不参加科举,用来打发一下时间还是很好的。



杨永很快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卢家学堂,他刚一坐下,就被孩子们给围了上来。



永哥儿,我给你带了焦圈儿和豆浆。一人道。



十三郎,你忘了,永哥儿家就是做豆浆的!永哥儿,吃我的,我的是饴糖。



永哥儿,还是吃我的,我的可是鹿脯。



孩子们叽叽喳喳给杨永献上好吃的果子糖肉脯等物,要问杨永为何在孩子们中有如此待遇?



杨永不得不说一句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对手。



话说杨永月前随李玉儿来到卢家,便用拇指姑娘的故事吸引住了卢家的孩子们。



而最近一周,更是不得了,杨永随便放出了两首儿歌和一个故事,便征服了孩子们。



哪两首儿歌呢?两只老虎和小二郎前四句;哪个故事呢?丑小鸭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