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章 付之一炬
东西两处水井不仅给屯子西头的人们提供了生命之源,井沿子边更是信息流通的重要场所。家家户户都要到井边去挑水,等候的时节,唠唠磕,扯扯淡,各种信息就在有意无意之间悄然传播。



茶余饭后,人们都喜欢凑到这两处闲话唠嗑,天气晴暖之时,有时更深夜半,井沿子边上还有明灭的烟火,映衬着漫天的星光,咳痰吐痰的声音,说明每个烟火之后有一个人的存在。人们在井沿子边上,话题可谓是上天入地,说古道今,十里八乡,左邻右舍,村言俚语,不亦乐乎。当然,话不投机大打出手之事也时有发生。这里集中演绎着人间百态众生万象。



西井沿子边上还摆放着一块大磨盘,用来磨米磨面,这里就要平坦宽敞许多。农闲时节,人们常围着大磨盘打哈凑趣,所以西边井沿子那里也会吸引来自二队的一些所谓的街溜子。



而今天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人们当然会带着几分刻意踱到这两处井沿子边上,相互说道一下王大会计家的横事儿。



晚饭后,男人们先踱出屋,女人们要忙着收拾碗筷,喂饱猪鸡鸭,再赶它们进圈上架。而且女人们多是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手拿着猪食舀子隔着墙头与左邻右舍的女人密话。家务完毕站在自家夹道的尽头,与大街对个人家的女人扯一扯,等待着得了消息的男人经过,打招呼的时候,借机问上几句。



男人们背着手儿,手里拿着烟袋杆子,旱烟口袋挂在上面摇摇晃晃。走出自家的夹道,迈过夹道尽头撒的一溜儿小灰。



望过去,每家的夹道尽头都撒了一溜儿小灰。有人家死人出殡,要路过自家门口的,都要在夹道尽头撒上一溜儿小灰,据说这样鬼魂就不会误入自家门来。



男人们站到大街上,佯装不经意地左右打量一下,故意放慢了脚步,手执烟袋锅子,伸到旱烟口袋里,一边装烟叶,一边左顾右盼几下,在到达东边井沿子围簇的人群之时,正好装完烟袋,随便找个人借个火儿,顺理成章地夹杂到人群之中。



西边井沿子边,还有几个相对老道一些的人物坚守着,比如,肖三老爷子吴二老板子陈彦明冯先生等,他们心里明白,不用着急,详细的消息,包括细枝末节,还有添油加醋,很快就会源源不断地传来。



东边井沿子,今天还是由平时就爱讲评书说故事的孙凤海来主讲。他去帮了忙,亲眼见证了过程,加上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件伤心晦气的死人事儿,添枝加叶之后,被扯的津津有味。



按照习俗,未出嫁的闺女,入不了祖坟。没儿没女,也不会有后人祭奠,多数人家都不会留下坟头。未出嫁的闺女留下的坟头,叫孤女坟,据说,孤女坟附近阴气太重,吓人虎道的。



经过商议,大会计和老侉子最后决定,一把火炼了。当天下午,由阴阳先生指挥,以王大林,王大田,老齐头和孙凤海为主,带领亲邻,找来架子车,把大蛮儿用草席卷了放到架子车上,拉到西小庙子西面出屯必经的十字路口。在路口,浇上汽油,连同生前所用衣物,一起点着火,炼了。火过之后,就剩几根大的骨头,用铁锹扒拉着,丢进一旁的壕沟里了事。



就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一天之间,付之一炬,一股青烟,飘散而去。



西边井沿子边又陆续聚拢不少人,或蹲或站,各自安顿好自己。肖三老爷子抽了口烟,先开口道:大蛮儿多大了,十八还是十九啊?他的声音尖锐,语气里总带着一股狂妄什么都不在话下的腔调,虽然他身不高貌不扬,生活条件也没比其他人家好,而且大儿子老大不小了还没对象,原因无外乎家里没那么富裕,而且也是身不高貌不扬,身体看起来还有些弱,走路扬着脸,说话大大呼呼,谁都不放在眼里。



陈彦明接口道:不太知道,东头儿的那几个丫头都不熟悉啊。



一脚踩在磨盘上,闲不住地来回晃悠的大老周冲着陈彦明说道:你是不该知道,知道那干啥,你那俩小子还小着呢,娶媳妇还早着呢。他的腔调也是那种什么都不在话下的感觉,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没什么心机,就喜欢嘚瑟。



陈彦明瞅了他一眼:你可真能扯,这都能扯一块儿去!



肖三老爷子:可不是,十八九岁,是该给找婆家了。要是早点出门子,也不会出这样的事儿,白瞎一条小命儿了!



大老周接口道:听说前些天有人给提了一个,男方没打拢儿。话说回来,那王大会计,一天扬了二正的,哪有个正事儿,俩大闺女,要领就都领着,领一个,这不让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