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一章最后一搏(二)
/>
但是,即便已经开始谈判,德国仍希望获得尽可能宽大的停战条件。



德国人把希望寄托在实力仍然完整的德国海军身上。



德国人知道,在两百多年前的第二次英荷战争的中,荷兰海军就曾攻入泰晤士河,从而逼迫英国在谈判桌上让步,为自己赢得了体面的和平。



如今,德国人打算故技重施。



其具体作战计划是,首先,以法国北部和比利时沿岸作为基地的德国海军轻型舰艇将对英国泰晤士河口进行一系列突击,引诱驻守苏格兰斯卡帕湾的英国主力舰队南下驰援。



接下来,早已埋伏在英国舰队航道附近的德军水雷和潜艇将对航渡中的英国舰队实施攻击,竭尽全力削弱对手。



最后,德国公海舰队将集结所有可以作战的军舰,与英国主力舰队进行决战。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蒂尔皮茨当初所设想的那场海上决战似乎终于近在眼前了。



毫无疑问,无论是轻型舰队、潜艇部队还是公海舰队,都将遭到优势敌人的阻击。



各种有利条件都不在德国人这边。他们也不可能奢望能获得当年荷兰人所获得的好结果。



但为了给自己的和平谈判赢得更多筹码,德国海军将不得不豁出性命,拼死一战。



无论成败,这都将是德国海军最后的战斗。



如此黯淡的前景,令很多德国水兵感到绝望,能不绝望吗?有种明知要死,却不能反抗的悲愤,那种感觉后人难以体会。



10月29日,公海舰队的22艘主力舰、12艘轻型巡洋舰和70艘驱逐舰按计划驶离港口,踏上最后的征途。



但是就在舰队离港后不久,数艘主力舰上的水兵爆发革命,拒绝执行这种叫他们送死的作战命令。



尽管舰队司令希佩尔很快就将革命镇压下去,但是精心筹划的行动计划已经被打乱,作战计划宣告流产。



公海舰队只好原路返回基地。



当第三战列舰中队到达基尔港后,舰队水兵革命的消息迅速流传开来,从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水兵革命。



这一次,海军当局再也无法将革命镇压下去了。



短短数天之内,革命蔓延到整个德国。



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流亡荷兰,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布灭亡。



在其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德国新政府再也不能期待会有任何新的谈判筹码了。



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



根据《停战协定》第21条和第23条,为表达其寻求和平的诚意,德国须立即向协约国交出其全部潜艇。



作为公海舰队主力的1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8艘轻型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将被解除武装,并作为人质拘押于中立国或协约国的港口,直至由最终和平条约来决定它们的命运。



所有引渡军舰的名单由协约国提供,德国必须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



这意味着,公海舰队中将不得不交出他们手中最精良的军舰。



此时在德国公海舰队基地威廉港,由于革命造成的社会动荡,德国海军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水兵目无军纪,公然在舰上酗酒嫖宿。军官毫无权威,束手无策。



德国人曾请求协约国宽限时日,以便整顿军纪以后再履行协定。



但是,已经升任英国主力舰队司令的日德兰海战英雄贝蒂,对此断然拒绝。



他明确警告说,协定条款必须在一周内,即11月18日以前得到履行。



否则,英国舰队将冲进赫尔果兰湾,摧毁德国舰队。



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等待之后,英国舰队终于要像战前德国人估计的那样,冲到自己预定的战场上来了。



然而,此时已经被革命和内乱瓦解的德国海军,再也无法沉着应对敌人了。



面对英国人的恫吓,无论是革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