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山海经番外:真实的昆仑与百神
了自己的‘祖地’,所以画的特别大特别详细,而其他部族的明堂,就只是简单标识。



除了昆仑墟,祝融墟……轩辕之台应该也算,是指轩辕氏族古国的祭台,可能是考古发掘的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当然,这是学界猜测,我个人是反对的,我认为轩辕国在黄土高原。



总之,凡是认同这种文化,开始‘搞明堂’的氏族,都算是中华文明的前身,大家都是同一种信仰。



良渚文明大发现后,学者到处在那里找昆仑。



包括我要反驳的那个人,他也在牵强附会说良渚挖掘的祭坛就是昆仑墟。



的确,很像,良渚的瑶山祭坛三重高台,非常像昆仑墟。



但很可惜,昆仑墟绝不在良渚。那可能是‘某某之墟’,但绝对不是‘昆仑之墟’。



我只需要说一个证据就能反驳,那就是昆仑墟所在地有四水环绕、经过,其中一条是‘河水’。



河水,在上古严格指代黄河,不存在任何误差,因为当年造字的时候,古人就专门给那条水系造了个字,叫‘河’。



长江专门有个字叫‘江’,汉水专门有个字叫‘汉’,渭水专门有个字叫‘渭’……



百分之九十有三点水的字,在古代都专门指一条水系。



这个事是个常识,我在银河那一篇也说了,另外这里也顺带辟个谣,那就是银河其实也算是有个专门的名字,它叫‘渊’,只是学界不能确定是不是专门为银河造的字。



总之昆仑墟必然不在长江下游的良渚,它一定在黄河流域。



那么它到底在哪?很简单,就从水系上来定位!



昆仑墟有四条重要的水系环绕,其中两条在经过昆仑后入海了。



而入海的其中就有黄河,且专门描述了‘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



也即是黄河从昆仑墟东北方向流过,转向北方,从渤海的西南方向入海。



这句一点没错,自古以来,黄河都是从渤海湾西南方向入海的,是东汉以后,黄河才忽然改道,直至宋代才进黄海。



所以山海经里描述的入海口与事实相符,昆仑必然在黄河流域,但到底在哪,说法不一,没有定论。



我其实是比较赞同在山·东的,大家恐怕很奇怪,不是在西边吗?怎么跑山东去了?



这就必须要说,山海经地图的范围。



山海经成书年代虽然是战国,但‘图’的年代很古老。



《山经》是一幅图,非常严谨,只描述山水和特产。作图时代应该很近,可能是商朝了,反正上限不超过夏朝,是禹定鼎以后才画的,暂时抛开不谈。



《海内经》又是另一幅图。主要以海定位,用词都是‘东海之内’、‘西海之内’,讲述的是四海环绕内的一片地方。



《大荒经》又是另一幅图,且不是一个时代。讲的是‘海中’、‘海外’的地方。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虎’。‘东北海中,有三青马’。



这些用词,说明图上的东西,都画在‘海的上面’,仿佛活在水里似的。



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海内世界观的人,开始接触海外面,但地形图没有更新,没有画陆地结构,只能把各种了解到的东西画在原本‘四海边界’所定义的一片汪洋上,所以叫‘大荒’。其实就是旧地图外的空白处。



‘荒’字就是水上长草,指的是一片泽国湿地,洪水泛滥荒芜之地。



‘渚’字则是水上的小陆地。



《海内海外经》,又是第四套图。这时候海内海外地区,全部更新了,了解又更丰富了起来。



环境气候也有变化,很多水流冲击的荒地,都能住人了。



继而这幅图讲述了海内海外,整个九州部族……最起码是大禹前期了,很可能是龙山时代的图。【龙山文化遗址公认是最早中国,这类田野考古的发现,我会专门开一篇番外介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11)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