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76小九哇,说说咋改革
"父皇,从逻些城传来的情报,到长安需要近二十天,想必如今吐蕃大军的动向应该明了,过些时候会有更详细的情报传来!"李治说。



虽然特战队用上了这个时候最先进的情报传递手段——信鸽。



但速度还是不快,从逻些城过来要近二十天,情报才能到长安。



而且,带到逻些城的信鸽数量虽然多,但还是有限。



这次使团出发时候也带有一批信鸽,但总有放完的时候,接下来也将要使人带着信鸽到逻些去,以传递情报之用。



这也是让李治甚是头疼的问题,信鸽只认回家的路,不能双向传递情报。



从长安发出的指令要过很久,经中间分部的人员接力传递,才能送抵逻些城,若紧急情况,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变。



"若有进一步的情报,马上报知于朕,看来吐蕃人上次吃的苦头还不够大,他们想玩,朕就陪他们玩玩,"李世民怒目切齿,"若吐蕃人敢来挑衅,朕要让他们有去无回。"



李治听着李世民如此说话,也是心中一凛。



若吐蕃人真敢如设想的那样,用胁迫尼婆罗下嫁公主般手法来要胁李世民许婚的话,那大唐与吐蕃之间直接大规模的武力冲突将不可避免。



放眼大唐四围,敢如此威胁大唐,要以武力逼迫大唐应允事儿的部落或者国家,还真没有。



如今生生地跳出一个吐蕃来,定会让李世民十分恼恨。



若两军要交战,那战场将会在大唐西部的高寒地带,地理、气候环境比青海周边之地更是恶劣;



相较而言,长期在高原上生活的吐蕃人在适应环境方面占着优势,这对长期在平原地带训练的大唐军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而且要想控制或者兼并吐蕃,必须将吐蕃打得无还手之力,那就需要大量能适应高原环境的将士,征集原吐谷浑族人入伍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现在要应对吐蕃可能的侵犯,还是主要依靠汉军将士。



汉军将士们要适应一下高原的环境,才能在与吐蕃人大规模的作战中,不至于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是个训练队伍的好机会。



李治想到这些,当即对李世民说:"父皇,吐蕃人长期在高寒之地上生活,对西部高原环境已经很是适应。



而我军长期处于平地上,若要与吐蕃人对仗,恐怕很的将士们都适应不了那种环境,会有很多军士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影响战力,连特战队都不一定能保持良好在战力。



不若以后让一部分特战队员,甚至神策军各部,以后到岷州、叠州一带进行长期适应性的分批轮训,以期能与吐蕃人一样,不会因适应不了高原的环境而降低战力。"



李世民想了一会,点头同意:"唔,此言甚是有理,朕同意特战队去一部分到这一带进行训练,以期能在与吐蕃人的作战中能适应环境,同时令青海一带李大亮和段志玄所领之兵不可松懈,加强战备布防。"



李治应道,"是,父皇!儿臣这就去做安排。"



跟着,他就想告退了。



"小九儿,稍等,朕还有事要问你。"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说,"你有没有考虑过,若全部以募兵代替府兵,诸军如何布置,各地边境之军如何调防?朕这些日子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却没有异常好的解决之道!"



"父皇,这事需要您和诸位朝中大臣们做决断,儿臣心智尚浅,所虑不周,不敢妄议!"



若府兵全部退出现役,以募兵所得补充兵员,那大唐军队的战力必将提到大力的提升,神策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如今神策军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左右卫也进行了尝试,效果是异常的不错,李世民要大力推行募兵,那也是正常不过的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