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三七章 关外移民
br />


历史上,山东和辽东有时候还是放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的。



还有,山东的气候虽然没有关外那么寒冷,但是也相差不远。



因此,董书恒才决定从山东大规模移民关外。



经过了的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成功在关外扎下根来的百姓已经达到了五百多万。



加上移民到远东、月湖地区的人口。



这几年时间,从山东移民出去的人口已经过了千万。



但是这还没有达到董书恒的目标。



关外的人口的吸纳量还是很大的。



即使是不想过度地开发,保留大量处女地的情况下。



最少也要有两三千万的人口的才能够让关外有一个发展的基础。



董书恒从海参崴出发转为走陆路,在骑兵的护卫下一路向西,赶往吉林行省吉林府。



这座城市在原本吉林将军府驻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原本就是一座府城,有一定城市的基础,周围的土地也都是极为肥沃的土地。



很多第一批的移民的土地就在这个地方安家。



按照每家百亩的标准。这些山东来的移民一到这里就成了他们原本羡慕的小地主。



不过当他们看到了自己家的地,这些人又有些无奈。



因为分给他们的土地全都是生地。还好官府给了他们一年的口粮。



山东人都是能吃苦的,既然是自家的土地,那就要好好地整一整。



在这里的每十五户人家分成一个屯。掌控着周围近两千亩土地。



五个屯组成一个自然村,由官府派人管理。



十个村子组成一个小镇,设置一个镇公所。在镇上还有一些公共设施。



吉林这里的土地被一些低矮的山岭切割开来,这样分配刚好能够填补这些山岭之间的空缺。



官府分配的土地都是的靠近河流湖泊的,并不愁灌溉。



这也就是他们第一批移民,那些晚来的移民分到土地的位置就没有那么好了。



吉林府蛟河县松江镇位于松花江畔。



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水流充沛,两岸的土地肥沃。



松江镇的西边是老爷岭,南边就是松花江,蛟河自蛟河县城由北向南汇入松花江。



这是一个标准的移民镇,十村五十屯,一共七百五十户农户,口五千余人。在镇子上还生活一些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镇民。



李岩松一家就就居住在永兴村的石上屯。



今年是他们这个屯子,也是的整个镇子第一次秋收。



来到这里的第一年他们都没有赶上春耕的时间。



李岩松有打猎的手艺,第一年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就带着屯子里的人在分给他们土地上打猎补充了不好的物资。



后来村子里将他发展成了民兵,任命他为屯长。



李岩松分到了一把燧发枪。



手中有枪,心中不慌。有了枪后,李岩松带着屯子里的青壮进了山中,带回了大量的猎物。



皮毛送到镇上能换到钱,肉食都进了屯民的腹中。



开垦的工作很繁重,光靠官府救济的粮食,只能勉强裹腹而已。



有了李岩松的带头,石上屯的移民生活的比周围的屯子都要好。



7017k
(3/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