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薛蟠成长途径之驱逐香菱
夏金桂给香菱改名,实际上是探问香菱在薛家的处境。先“问香菱家乡父母”(第八十回),是在问香菱的外部依靠,有没有人撑腰。香菱“皆答忘记”,“金桂便不悦”是说夏金桂没听说过香菱的身世,习惯性认为香菱“有意欺瞒了她”(第八十回),这也说明“薛蟠为了香菱杀人”的传闻,只在贾府内流传,外边就像夏金桂这样的旧关系都不知道。



专门问香菱的名字是谁起的,香菱说是薛宝钗起的,夏金桂才相信香菱是薛家买来的。古时候,孩子都是父母的私产,父母给起名;卖了之后,就属于主子的私产,主子给起名。



夏金桂弄明白香菱的来历之后,就开始挑香菱名字的错处,然后把香字改成了秋字。给香菱改名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看香菱听不听话。香菱与夏金桂争辩菱角香和桂花香时,夏金桂自己主动提起,“依你说,那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肯定顺着就说,“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第八十回)两句话都没问题,问题在于夏金桂“因他家多桂花,他小名就唤做金桂。他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第七十九回),出嫁之后跟薛蟠三番四次地闹,也是强调过的。



夏金桂的丫鬟宝蟾就及时出现了,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直叫起姑娘的名字来!”两个“要死”是强调事情的重要程度,通过名字的事来敲打香菱,让她知道夏金桂不可违逆。这样一来,香菱就很顺服了,“奶奶说哪一个字好,就用哪一个”(第八十回),并在夏金桂追问“只怕姑娘多心”时,强调“如今又有了奶奶,益发不与姑娘相干”,表明了投靠夏金桂之意。



夏金桂把香菱的香改成了秋,香菱表示赞成,“就依奶奶这样罢了”,是承认了夏金桂的主子身份。也就是说香菱一直都不是薛蟠的,或者说薛蟠从没把香菱纳入自己的私属范围,也就是没放在心上。香菱从薛姨妈那里转到薛宝钗那里,现在又成了夏金桂可以做主的人。



“宝钗亦不在意”(第八十回),是说薛宝钗也没把香菱放在心上,就像她对香菱学诗不看重一样,她认为香菱对她哥哥的助力不足;也是说薛宝钗跟夏金桂两不相犯。作为妹妹来说,薛蟠迎娶厉害的、能镇得住场、实力不俗的夏金桂,薛宝钗是比较赞同的,“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第七十九回),薛宝钗让夏金桂知道她不可冒犯,也就到此为止,让夏金桂去折腾,不进行打击。女儿外嫁,嫂子当家,薛宝钗是分得很清楚的。薛宝钗和夏金桂立场一致,都是为薛蟠着想,不涉及双方和家内的利益争斗,所以作者不写薛宝钗与夏金桂交锋的画面,没什么影响就没必要摆到台面上,只“暗以言语弹压其志”一笔带过。



确定香菱确实没有依靠、没人撑腰之后,夏金桂就进入了打杀程序。作者形容薛蟠是“贪”,得陇望蜀,喜新忘旧,娶了夏金桂又看上了宝蟾。宝蟾“看金桂的眼色”,夏金桂“且舍出宝蟾去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我且乘他疏远之时,便摆布了香菱”(第八十回)。这与贾府要杀尤二姐,贾赦先送秋桐给贾琏,调开贾琏是一样的——所以说尤二姐是围杀。夏金桂虽然骄纵,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她有远有近,有勇有谋,杀伐果断,不执著于眼前利益——实力堪比王熙凤加贾赦。



夏金桂联合宝蟾,两次用计,使得薛蟠从打骂香菱到想打杀香菱,步步紧逼,毫不手软,而香菱则一点也没有还手之力。第一次是把宝蟾送给薛蟠,然后叫香菱去为她办事,实际上是让香菱去捣乱的。宝蟾“忙推开薛蟠,一径跑了,口内还恨怨不迭,说他**力逼等语”,惹得薛蟠恼怒,“恨的只骂香菱”,故意找茬,说洗澡水热,“赤条精光赶着香菱踢打了两下”(第八十回)。这都是为了发泄怒火,并不存在不知道香菱是冤枉的情况。



让香菱代替宝蟾值夜,并不断地使唤她,“刚睡下,便叫倒茶,一时又叫捶腿,如是一夜七八次,总不使其安逸稳卧片时”,是为了忙乱之中必出错。半月光景,夏金桂对着众人多次、经常性地强调香菱办不好事、不会服侍人、气她,众人也就相信了,夏金桂开始装病,“众人都说是香菱气的”。



装了两日病,“忽又从金桂的枕头内抖出纸人来,上面写着金桂的年庚八字,有五根针钉在心窝并四肢骨节等处”(第八十回)。一开始薛姨妈和薛蟠都要“立刻拷打众人”,夏金桂就指认说“大约是宝蟾的镇魇法儿”。(第八十回)薛蟠就说宝蟾都没来你屋里,肯定是香菱干的。



夏金桂痛哭,薛蟠“顺手抓起一根门闩来,一径抢步找着香菱,不容分说便劈头劈面打起来,一口咬定是香菱所施”。用门闩不顾头脸地打,并咬定是香菱做的,那就是香菱做没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