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五三章
说起教育,其实从去年开始,大唐全国各地在李恪的建议下,多多少少也都开设了不少的学堂。



老李同志并不是短视之人,很清楚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读书人的基数越大,可供选拔的人才会越多。



但随着各地蒙学学堂的铺开,问题也随之而来。



很多人并不愿意将孩子送去上学,哪怕学堂一文钱不收。



书房中,刚刚从邠州赶回来的卢照邻狼吞虎咽的往嘴里扒着饭,像是好几辈子都没吃过东西似的,李恪怕他把自己噎死,倒了一杯茶水推到他面前:“喝点水,别噎着。”



“唔,谢谢殿下。”卢照邻把茶一口闷下,长出一口气,抚着胸口继续之前的话题道:“其实真不是属下办事不利,实在是……这帮家伙太过顽固,宁可让自家孩子去放羊,也不让孩子去学堂上学,您说,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去家里绑人吧!”



李恪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那么,你有问过原因么?”



“原因简单啊,家里缺劳动力。”



户照邻把手里的空碗递给负责盛饭的侍女,无奈道:“哪怕学堂里不收钱,可是把孩子送进学堂等于家里缺了一部分劳力,乡里乡亲的,别人家五个劳力,自己家三个,收入水平肯定不一样。”



这可能就是现实吧,每个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知道读书可以当官,再不济也能去城里有人当伙计。



可读书也是需要时间的,在百分之九十人口都在为填饱肚子而奔波的时候,别说家里缺少一个劳力,哪怕是半个劳力,都是造成极大的生活负担,这样的情况下读书似乎远没有放羊和打柴重要。



这就像作者菌明明知道日万能赚钱,可特么做不到啊!



李恪看着抱怨中的卢照邻:“你这是打算急流勇退?如果是这样,那就太让人失望了,我本以为身为卢氏子弟的你会跟别人不一样呢。”



事关家族荣辱,卢照邻顿时觉得满桌子的菜不香了,:“殿下,我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就是觉得咱们应该一点点的慢慢来,先做出点成绩来,让人看到希望才好……。”



“一万年太久,本王只争朝夕。”



李恪起身来到窗边,望着外面西沉的斜阳:“这次叫你回来,一是了解一下邠州的情况,二是本王准备了几本教才,你回去的时候带上,以后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五年之内必须在邠州扫除文盲。”



卢照邻急赤白脸道:“这怎么可能,殿下,五年时间根本就不够。”



李恪转身:“每年两万贯的教育基金,连续五年,够不够?”



卢照邻张了张嘴,想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不是钱的问题又是什么问题呢?如果有钱谁不想送娃去读书呢?



可是考虑到李恪的要求,卢照邻还是还摇头:“殿下,属下还是没有办法保证做到,或许适龄孩童可以做到您说的义务教育,但是那些**怎么办,就算办了扫盲班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参与。



邠州与咱们府上不一样,咱们府上大部分都是匠人,端着您的饭碗呢,您让他们识字他们不敢不听,可邠州大部分都是农民,属下总不能不让他们种地吧。”



李恪就很想把卢照邻的脑袋扒开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在地方上历练了这么久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跟个雏一样不知变通。



“照邻啊,你觉得本王会不会在乎封底上的那一点点收益?”



卢照邻满头雾水:“什,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李恪气的直拍脑袋,嗯,好吧,是直拍卢照邻的脑袋:“你不长脑子的吗?什么意思还要我来告诉你?免税你会不会?免徭役你会不会?难道一定要我告诉你,参加扫盲班并且能够从扫盲班毕业的可以免税三年?”



虽然脑袋被拍的生疼,但李恪的话却如同醍醐灌顶,让卢照邻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大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从军,还不是因为从军可以免徭役,免赋税。



既然为了免除徭役和赋税能连命都可以不要,读点书、识点字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读书、识字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