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7章:航空发动机、电磁波探测仪
“近34升的排气,一干马力,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新锐”



沈靖轩看着面前的发动机模型,眼中透露出惊异,而一旁的工程师同样露出惊诧的表情:“是,这绝对是第一流的玩意儿,就是不知道稳定性如何”



“这一点我可以向您担保,按照我们现阶段的试验,该型发动机不仅在功率上有所突破,其滑油散热器和液冷散热器也有着更好的性能,同时能够充分的释放驾驶员的视野。”一旁的德国技术人员表示了肯定。



db600型液冷发动机由国营斯图加特第一汽车厂(即戴姆勒-奔驰公司,以下直接称原名)研发,左右双排气缸,呈v形的60°夹角布置,排气量339l,重量575干克,缸径150,冲程160,每个气缸皆有两进两排共四个气门,包括一级一速的机械增压器、四个化油器,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000匹马力。



空军对罗-罗公司的尖端发动机情况还不甚了解,但至少还能够判断出该型发动机性能确实足以称得上优异。



客观来讲,液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各有优劣,综合性能不存在高低之分,前者的正面面积较小,风阻更低,但维护保养难度很大,后者则相反,因为是风冷,为了保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气缸要在正面平铺,所以外观是圆钝的。



从实际需求来讲,广袤的太平洋和离散的亚洲岛屿上显然需要更加稳定的风冷发动机,但国力有余,而技术进展有限的局面,让中国有能力两条腿走路,早在三十年代初便有人未雨绸缪的提出发展液冷发动机的计划,反正对于中国来说,两者的底子都差不多,都试一下区别不大。



中升公司一边引进宝马公司的液冷发动机,一边也开始研究液冷发动机,而在自研之余,空军也在积极寻求高性能液冷发动机的技术来源。



但遍观各国,有能力研发发动机的就那几个国家,首先英国人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而美国人除了莱特和普-惠的风冷发动机之外,只有艾里逊公司有液冷发动机,但用艾里逊的不如自己研发,并没有什么价值。



最后也就法国的西斯潘诺-絮扎公司的12y-21型液冷发动机看起来还不错,只是随着中法因越南问题关系冷下来之后,这东西也就没了下文。



“只是,这个倒v型的设计”



“章工,有什么问题吗?”看着一旁若有所思的工程师,沈靖轩也开口问道。



“没什么,就是想问问,该布局是出于什么方面的打算?”章友礼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对面的德国工程师。



倒v型设计不属于世界主流,难免会引起疑问,那位德国技术员也立即解释起来。



“还是继续看看宝马公司的产品吧。”这位中年工程师似乎对于该型设计依然有些不信任,又看向另一项内容。



德国人带过来的发动机不止有奔驰的db-600,还有宝马公司的bw-117型发动机,其排量更大,达到了382升,最大输出1100马力,然而,这型设计依然是倒v,也不知道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设计。



不过,在综合考量了一番之后,空军还是更中意宝马公司的设计,由于宝马公司如今是国营公司,历史上被弗里茨·约瑟夫·波普搞出来的那堆破事自然也不存在了,因此宝马公司依然稳坐德国液冷发动机的头牌,再加上之前使用的仿品也是来自宝马,因而空军天然的信任该公司。



不过,出于引进技术考量,空军还是更希望将两个全拿下,都研究研究,也拓展一下“知识面”,免得在一条路上钻了牛角尖。



中国的体量和日本自然不是一桌的,历史上的日本在购买飞机等方面都表现的非常抠搜,一般就买一两架,然后回去无底线仿制,在国际市场上可谓是声名狼藉,而这样的行为也导致日本在很多技术上发展的非常的奇怪。



而中国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时候空有钱,但买不到东西,又或者对方的报价高的太离谱,纯是宰肥猪。



德国人手中的未必是最先进的,但也肯定是如今在使用的最先进的产品,比起自家搞的820马力的东西自然要好得多。



相比之下,德国人带来的风冷发动机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虽然德国人也拿出了战斗机用的的1000马力风冷发动机,但并不成熟。



目前国防军新锐飞机主要使用的两种风冷发动机,分别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