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日,这些学院的学生会干部们就会绞尽脑汁和其他学院联合举办联欢会,简称院系联谊。这种联谊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理工科学院男女生比例的巨大失衡问题。圣诞和新年自然是不可错失的机会。人文社科类的院系一项是这些院系联谊中的香饽饽。
林犀和孙胜男作为理工科院系的女生,自然也不是这些联谊中的主角。更何况,林犀已经名花有主,而孙胜男对这类活动有着本能的抗拒。
孙胜男照例泡在图书馆里,每天早出晚归。
林犀也已经习惯了孙胜男的作息。林犀自己也曾是别人眼中的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在孙胜男面前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只能说勤奋也有段位高低的差异。刚认识的时候,林犀也曾和孙胜男一起相约去图书馆自习。然而,从到了图书馆那一刻开始,孙胜男就再也没有跟她说过话了,她专注不二的样子就如同打坐的唐僧。一直到了午饭时间,孙胜男才起身和林犀一起去食堂吃饭。
林犀自己自习时候总是会有些情不自禁的小动作,或是转个笔,或是发个呆,或是打开电脑打玩一会儿游戏,这些小动作让她紧绷的大脑可以时不时放松。但坐在孙胜男对面,林犀觉得浑身都不自在了。转笔时候生怕打扰到孙胜男,动作得格外轻,全然没有了平日的手感。自此之后,在自习这件事上,林犀宁愿和孙胜男分道扬镳。但这并没有妨碍两人之间的感情。
作为朝夕相处的室友来说,唯有求同存异,保持一个两个人都舒服的距离,才是长久之计。
晚上十点,图书馆关门了。孙胜男照例独自从图书馆出来,抄近道穿过教学楼,往宿舍方向走去。但是,往日安静的教学楼大厅今晚却格外热闹,有不少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大概是哪个学生社团在搞圣诞活动吧,孙胜男心里想着,对这种热闹的活动她向来并不感兴趣。
她没有停下脚步,但还是往人群方向投去一眼。忽然,她看到一个外国女性,四十开外的年纪,深棕色的皮肤一头卷曲的头发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忽然,孙胜男得目光和她对上了,她朝她热情地打了个手势,示意她过去。
孙胜男本能地紧张起来,她想要快步走开,但又觉得似乎有些不妥。正在她原地踌躇之际,那人已经走到了她面前。
我们今天有圣诞节活动。你想一起参加吗?
孙胜男大概明白了,这是个英语角。
阳南校园中有不少留学生,也有一些外籍教师学者。孙胜男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学校里面有一些英语角。
我叫海林,是这个英语角的教练。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海林的语调自带感染力。这是个很有魅力的女性。
你好,我叫孙胜男。虽然学了多年的英语,这却是孙胜男第一次和一个外国人对话,她有些手足无措。
胜男?我可以这么称呼你吗?
海林用英语勉强地发音,得到了孙胜男的肯定,显得格外高兴。她热情地邀请孙胜男参加他们的活动。
孙胜男不知道如何拒绝海林,就留了下来参加这一期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中国学生中,有几个跟孙胜男一样是新来的,也有几个看得出来经常参加海林组织的英语角。
孙胜男忽然觉得,这个英语角对自己来说,也许挺合适的,可以迫使她直面自己最为薄弱的英语口语。况且这里没有认识的同学,陌生人面前,她而言可以没有什么顾忌。更何况,孙胜男对海林颇有好感,她和她从前的英语老师不同。她好像从来不会跟学生强调发音强调语法,而是鼓励学生把英语当作一种表达的工具,传递自己内心的想法。
海林是英语系的外聘老师,她在中国已经待了七八年。
海林出生在纽约曼哈顿岛上的一个移民家庭。她的家族来自于波多黎各,跟着美元纸币上面印着的国父的足迹,来追寻美国梦。
纽约当地人骄傲地把纽约称为是宇宙中心,而拥有华尔街百老汇大都会,还有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总部的曼哈顿岛无疑又是这宇宙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海林的家就在曼哈顿岛的北部,而她从小长大的哈莱姆区恰恰是整个曼哈顿岛上甚至整个纽约犯罪率最高的街区。
海林从小熟悉的是路边的垃圾堆,还有街角巷尾那种隐约的大麻气味。很难想象,从上东区静谧优雅的落日到哈莱姆残破衰落的街道,不过是步行一两个小时的距离。
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