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但都一个通病,便是发射速度较慢,且一到了下雨天,便如鸡肋一般。
按照毕懋康的描述,由他改进的"燧发枪"克服了大明火器的通病,不但大大提高了换弹速度,还可以在雨中使用。
这一番话,听得朱由校身心愉悦,连连点头。
"威力如何?"
朱由校转头又开始关心起了威力问题。
倘若准度以及换弹速度上去了,但是威力却下降了,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威力倒是没有太大区别,与我大明以往的火铳相似。五十步破甲,八十步能伤敌。"
毕懋康为朱由校做起了解释。
"好,做的好。"
听得威力没有下降,朱由校大为满意。
眼下辽东建奴还没有像后世一样彻底掌控辽东,并掌握了制作铠甲的技术,他们眼下身着的铠甲大多数都是昔日从明军以及蒙古劫掠所得。
而且数量也没有多少,远不足以覆盖全军。
即便是朝鲜人给建奴提供了一批棉甲,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眼下这燧发枪产量如何?"
关心完了质量问题,朱由校又问询起了产量,同时心里隐隐的有着一丝期盼。
倘若此物产量低下,那他的价值便大打折扣了。
"凭借着现在的人手,若是全力生产,怕是一月可生产三千柄以上,只是还要分人去铸造红夷大炮,因此一个月或许可以生产两千柄左右。"
在朱由校期待的眼神中,毕懋康给出了一个不多不少的答案。wΑpkān伍lα
"现在兵仗局银两可够用?"
朱由校扭头问向身旁的徐光启,昔日他曾发内帑百万两白银令其研发火炮,现在两年过去,恐怕即便还有剩余,也所剩不多了。
听到此话,徐光启脸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眼下还有一些,不过毕大人的燧发枪也少不了匠人们的辛勤帮助,故而也要奖赏一些"
"朕会再发内帑百万两,继续招募匠人,全力研制这燧发枪。"
还不待徐光启把话说完,朱由校便径直打断了他。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燧发枪对于大明的意义远比红夷大炮来的重要,毕竟红夷大炮笨重,行动缓慢,只能用于守城,而难以野战。
燧发枪就不一样了,他是能够克制女真铁骑的一大法宝。
"臣,谢陛下。"
听到朱由校的允诺后,徐光启等人脸上一喜,作势就要行礼,被朱由校一把拉住。
"眼下我大明匠人制度弊端重重,你们尽快拿个规章制度出来,免了他们身上的担子。"
在身旁众臣错愕的眼神中,朱由校缓缓提出了要废除匠人制度的想法。
声音刚落,兵仗局的诸多匠人们便猛地跪下,满脸激动,眼含热泪的高呼万岁。
他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