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防患于未然
大多数人都觉得大投资才能有大回报,小投资想要有大回报那得看运气.



可实际上,这种说法是要放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算是对的.



比如说,一部电影只能在香港本土发行,那么这部电影的投资就绝对不能大了.



因为目前香港电影的票房上限在四千多万港币,而且只是偶尔几部电影能达到这种程度.



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按最粗糙的制作方和发行院线对半分的方法算,你一部电影的盈利的投资点也是在两千万以下的.



超过两千万基本就赔了.



而且这还是票房能过四千万港币的.



可每年才有几部电影过四千万.



屈指可数,甚至市道不好,还达不到.



而且就算能达到四千万,可是你花了两千万的投资,那你得利润才有多少?



用两千万的投资获得几万,几十万,百十万的回报吗?



这种投入和回报是过于不成正比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过大是得不偿失的.



投资个几百万顶多一千多万就撑死了.



像整蛊专家和飞鹰计划这种投资规模,那是绝对不符合投资条件的.



好在,整蛊专家和飞鹰计划是奔着东亚,东南亚的外埠市场的.



市场规模上来了,那投资规模跟着上涨也是自然的.



可是,像飞鹰计划这样投资一亿一千五百万港币,投资方面临的风险还是过于大的.



和整蛊专家比,两部电影的纯收益都是三千五百万左右.但是整蛊专家的投资风险就小的多的多.



这说明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大投资都一定能获得大回报的.



这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你面对的市场要足够的大,能撑得起你这巨大的投资,能让你这巨大的投资有可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乔峰看了报表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目前如果只是面对东亚,东南亚市场的话,那自己对电影的投资绝对不能学嘉禾,不能像个无底洞一样往里填.



必须搞个帽子,要有个上限才行.



而且必须开始有意识的限制旗下艺人的片酬.



否则如果任其无休止的涨下去,那到时候拍一部电影,两三个大牌艺人的片酬就能让投资超过投资上限.



这种情况不是不会发生,而是任其发展下去的必然会发生的.



像后世的内地影视圈还有乐坛,短短十多年,艺人片酬成百倍乃至千倍的上涨.



甚至有人之前默默无闻,就因为演了一部现象级影视作品然后就大火了,片酬就敢从几万,几十万直接涨百倍到数千万上亿人民币.



这种情况哪怕是在好莱坞都不可能出现的.



放在任何一个成熟的影视市场都不可能出现.



太夸张了.



可是,在后世的内地就是这么的顺理成章.



诚然,这有内地市场体量急剧增加的原因.



可是美国市场大不大?



美国在八九十年代顶级巨星的片酬就能达到两千万美元了.



而那时候好莱坞电影可还没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没有享受内地巨大的市场红利的.



然后,二十一世纪,好莱坞享受了内地市场巨增的红利,结果人家顶级巨星的片酬标准依然还是两千万美元.



三十年了,好莱坞巨星的最上层门槛依然是两千万美元.



内地的那些明星呢,仅仅只能在内地市场横行,还不一定横行得了,片酬却敢朝着好莱坞巨星看齐.



都别说拍电影了,就拍电视剧就敢要上亿人民币片酬的.



导致的结果就是演员肥了自己的腰包,却坑的制片方只能用不足半数的投资来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