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认为这种生产不能全权下放给电脑。”
“我们布莱克沃奇公司可以保证AI的忠诚!”
“那也不行,这种事我们坚决反对……”
双方顿时再次争吵起来。
“好了,不要吵了,这件事可以以后再谈。”
另一名在全球都有着知名度的科学家制止了双方无意义的争吵,随即说道,“关于戴森云设备的制造方面,我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我们应该谈谈维护的问题了,如此巨大的面积,甚至远远超出地球表面积的人造物,我们该如何去维护它?”
“当然同样是用机器人去维护了……”
另一名黑光科技的科学家嚷嚷道,“能制造XTN机器人,自然也能制造全自动化、同时能在外太空作业的维修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需要十几厘米大小,就可以让它们自由穿梭在戴森云的表面,维修出现故障的戴森云配件。”
“那么能量传输呢?计划书上说是激光传输,那么我们要在什么地方建造能接收这股庞大能量的装置?”
“当然也是宇宙了,我们可以在轨道上建立几座面积超过几平方公里的能量接收装置,然后通过太空电梯将这股能量导入地面,这就是最佳方案,难不成你们还想直接将激光送到地表不成,那岂不成了太阳轰炸?”
“那么,出现太阳风暴时怎么办?”
有人担忧道。
“这算什么问题,我们不是已经将戴森云设计成能够以某个单位为核心,在发生太阳风暴时互相折叠起来吗,这样一来装置完全可以获得足够的抗冲击能力,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会都想不到吧?”
“……”
“谁能算算,如果水星重量出现变化,我们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会出现什么样的影响?”
又有一名科学家问道。
“放心吧,这项计划在发布前已经算出来了。”
一名黑光科技的科学家立即一挥手,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一大串数据,“水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只有10-40nm/s^2左右,这在天文尺度上算是很小了,而将水星变为戴森云,不过是将水星的质心移到了太阳附近,它的质量并没有消失。”
“就算将整个水星全部拆除移走,大约100年后,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不知道也只是缩小了万分之一,并且因为周期摄动现象几十年后就会恢复过来,所以说只是建造戴森云的话,就相当于将水星质量均匀分布在太阳轨道上,这种情况哪怕是在长期范围,也不会对地球轨道造成影响!”
“那么下一话题,我们该如何保持戴森云在太阳轨道上的稳定性?”
“……”
会议室内人声鼎沸,无数对于寻常人无比陌生的词汇从这些人口中随意蹦出,所有人痛并快乐地商讨着,将计划书中的细节掰开揉碎,以确保每一步都能顺利施行。
不过无论如何,所有人越是商讨内心越是产生出一个预感——当这个震撼全球的计划开始施行时,它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跨出的最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