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禅位闹剧
一旦攻陷那里,就只剩个开徳府,随后便能隔着黄河南段支流,威胁大宋都城东京。



到了这般境地,赵佶总算是明白,他让金国使者给耍了,但他却没心情也不敢去计较,只是连连下令,命高求选派精锐禁军渡河支援开徳府,同时密令蔡京、梁师成暗中打点行囊,已备不时之需。



很快,赵佶的这些准备就有了用武之地,仅仅过去十日功夫,到得七月十四这天,从北方传来紧急军情,大名府陷落,知州杜维自尽殉国,守将黄宝录投降。



眼看金军就要到黄河了,下一步便是攻打汴梁,赵佶心惊胆战之下,遂决定采纳梁师成一半的建议。



为何说是一半的建议呢?因为这时的赵佶还在迟疑,他不是迟疑走不走,而是迟疑要不要传位给赵桓。



最后,他动了个歪脑筋,先封赵桓为开封牧,随后在根据接下来局势变化,再做进一步打算。



开封牧,在宋朝并不常置,宋太宗、宋真宗皆是先当开封牧,然后继任皇位。



赵佶此时命赵桓为开封牧,其目的自然是让他留守东京抵御金军,而他自己则打算南幸淮、浙,也就是逃去南方。



大宋的文武百官,本事可能不行,但一个个都是人精,从赵官家的这一系列反常举动中,他们皆察觉出,官家这是要留下太子顶雷,自己提桶跑路。



面对这么个胆小的官家,朝堂众臣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



忠贞之士自是纷纷谏言,认为赵佶不该在这时候离开都城,否则定会造**心浮动,于朝廷战事不利。



而那些奸佞小人则使出浑身本事,通过各种手段,企图让他们的好官家带上自个,不愿留在东京等死。



一时之间,整个朝廷群魔乱舞,消息很快又传到民间,东京城的百姓也跟着慌乱起来。



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开始先赵官家一步出城南下避祸,而没钱没势的升斗小民也不愿坐以待毙,不是逃去乡间,便是上街抢夺粮食等物资。



就在大宋都城陷入一派末日景象时,更坏的消息传来,开徳府被攻破,金人随时就要饮马黄河了。



眼看事态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赵佶终于坐不住了,他在七月二十九这天召来大朝,下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圣旨里,他加封应国公定襄节度使穆栩为云中郡王,命其出兵燕地,迫使金军回师,以解京城危机。



对这道旨意,百官虽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能接受的范围,毕竟目下大宋已到了危亡之际,顾不得会不会令穆栩做大。



可第二道旨意,就令许多人没法澹定了。只因在圣旨里,赵佶先是对他继位以来的功过做了番总结,其后话音一转,竟宣布即日退位,巡幸江南,传位给了太子赵桓。



对于赵佶要跑一事,众臣早有心理准备,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官家会做的这么绝,为了逃命竟连帝位都不要了。



有些大臣在圣旨刚刚宣读完毕,便要出班劝赵佶收回旨意,却忽然听到大庆殿内传来一阵哀嚎,宛如杜娟啼血,令人极为动容。



发声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圣旨中的另一个主角,太子赵桓。



当着满朝文武、皇亲国戚的面,赵桓就像死了老娘一般,跪在丹陛下首泣道,



“恳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年少徳薄,如何能承担治国重任,惟愿长伴父皇膝下,日日领受教诲。若父皇不肯答应,儿臣甘愿去做太乙宫主,也不愿克承大统…”



众臣初听前半段时,还以为这位太子是在进行三请三辞,为他的孝顺感怀不已。直到听到后半段,许多人已忍不住暗叫“好家伙”,这哪里是在推辞,分明就是不愿继位啊。



这可真是让人开了眼界,古往今来,令多少英雄豪杰趋之若鹜的皇帝宝座,到了这对天家父子这里,竟然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谁都想将其推出去。
(3/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