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圣旨
拉住。



他神神秘秘的告诉吴浩最好在这边听一听圣旨的内容,或许会有他有关。



吴浩一听,也不由的来了兴趣,于是和他们一起在这里等着朝廷使者。



不久后,利贞禅院山门就响起了一声宏亮的通报声。



“圣旨到!”



“利贞禅院方丈慧江接旨……”



接着,吴浩就看到一个大太监带着几位太监随从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队羽林军护卫。



大太监身形英挺,面如冠玉,身上不带丝毫阴柔气息,反倒充满了阳刚之气。



佛学堂首座正与吴浩悄然传音交流,看到他对大太监很好奇,于是传音告诉他这是朝廷专门的传旨太监,代表着大乾朝廷的形象。因此必须身形周正,体态健美,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大太监一开口,果然声音洪亮的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太监开口脆,骈四俪六,读的抑扬顿挫,感情饱满。



吴浩发现圣旨上的每一个字他都明白什么意思,可是连起来却听不懂说的什么了。



没办法,秀才学历不够用啊!



还好,有佛学堂首座给吴浩解释。



这圣旨有上下两阙,上阙主要是赞美的承光皇帝的丰功伟绩,还有皇帝驾崩的哀痛之情。



下阙才开始说起正事。



言道承光皇帝生前怜悯百姓,谨信佛理,死后又天降祥瑞,利贞禅院现万丈佛光。所以命利贞禅院方丈挑选大德高僧三百六十名,前往大乾皇宫为承光帝举行国葬法事。为期九九八十一天。



皇帝已经驾崩,他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下诏的。这圣旨是当朝三公拟旨,天后朱批,盖以天子信玺下发到利贞禅院。



大乾皇帝有七玺,各有不同的用途。



其中,皇帝行玺,凡封命诸侯王及官员用之;皇帝之玺,凡赐诸侯王书用之;皇帝信玺,凡发兵用之;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



还有最为重要的传国玉玺,只有君王传位,或者倾国之战才会用到。



找利贞禅院的和尚做法事,事关天地鬼神,自然用的是天子信玺。



国丧期间,大太监并没有享用禅院知客准备的香茶鲜果,传完旨意就匆匆离去。



等到朝廷的使者都走了,各院首座就围拢着方丈议论纷纷起来。



吴浩看着他们表情有些不对,就暗中找佛学堂首座打听了一下。



按理来说给皇家做法事,应该是美差啊,为什么这些人看上去不怎么高兴的样子。



佛学堂首座看吴浩确实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事情,就给他解释了一下。



给皇室做法事确实是美差不错,如无意外会有丰厚的谢仪。不过这一次法事的持续时间好像有些问题。



国葬期间,先帝遗体还要接受九州封臣以及诸侯王返回都城吊唁,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



一般来说,国葬会持续七七四十九天,只有极特殊的情况,才会持续九九八十一天。



比如说开国帝王,国葬规模宏大,就会持续九九之数。



还有光复中兴之主,功比开国帝王,也可以有此等规模的葬礼。



除此之外,一般都是四十九天。



这里,圣旨中提到承光帝要停灵八十一天,以承光帝的生平,这就有些涉嫌僭越了。极容易引起民间物议,与史家口诛笔伐。



这次国葬有此不平常的变化,因此才引起了利贞禅院高层的忧虑犹豫。



不知这一次的国葬法事,是福是祸?



给吴浩解释了完了圣旨中的隐藏信息,佛学堂首座突然对吴浩问道:“尚德大师,你可懂超度法事?”



“这个……”吴浩心中一动。



“略懂!”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