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张猛就高兴的不轻,好像这接近司马懿的事情就在眼前了。但是,事出意外,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张猛想象的那样顺当。
住了几天,再赶集的时候,司马昭带着仆人出来,只是远远的买点蔬菜鱼肉之类的东西,便急急忙忙的往后走。
麻三儿摆摊这里,司马昭连看一眼也不看,偶尔和张猛他们碰头打了照面,司马昭也是客气的点点头,说几句客气话,然后作揖分别,绝不多说一句。
半月下来,司马昭都是这样表现,张猛就从心里纳闷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哪里做的不对吗?”
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慢慢的就明白了:“哎呦,司马懿老儿,太世故了。
他自己知道,此时自己是落地的凤凰。俗话说嘛,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所以呢,到了这一地步,他一家人出门做事很低调呢,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再说了,从官场角度考虑,司马懿此时惟恐朝廷对他进一步不信任,所以,绝对不会和官场任何人来往且不说,就是对待民间老百姓,司马懿也会嘱咐家人,不要和别人来往的太频繁。”
考虑到这一点,张猛就理解了司马昭这些日子的表现。但是,张猛心里焦急:“这一番功夫白费了,这······什么时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和司马懿交往到无话不谈的地步呢?就像一对好朋友一样,到了那个地步,什么话都可以说了。
现在看起来,司马懿一家都这样躲避和世人交接,要想着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难啊!”
但是,张猛能想开事情,他知道,世界上的所有事情,没有办不到的;有办不到的,只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办法对了,所有事情都能解决。
想到这里,张猛就准备打持久战:“慢慢来,既然找到了司马懿一家,又是已经有了初步的交接,这就成功了一大半,慢慢的,总会有找到和司马懿交谈的合适机会。”
于是,这几天张猛就失去了外出打猎的兴趣,再加上天气寒冷,张猛就把剩下的十几只野鸡兔子,吩咐麻三儿都收拾好了,放在一口大锅里炖着。
然后亲自来到客栈老板家里,请老板过来坐坐:“在下过来一个多月了成天价忙着买卖,一直没有时间请老板说说话,今天天儿太冷,有没有卖卖,我就把前几天打到的野物收拾好了,放在锅里炖着,请老板这就过去,喝几杯薄酒,去去寒气。万望老板赏光。请吧。”
老板也姓张,诨名张驴儿,谁知道是谁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反正世人都这样称呼他,他也答应。
这家伙一天到头笑嘻嘻的,眯着一双小眼睛,见人都是低头哈腰的,纯粹是一块社会油子派头。
今天见张猛过来相请,先是客气了几句,然后就爽快地答应了——张猛这样的人,高大威猛的样子,两只眼睛看起人来,就好像是两把锥子扎人,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求人的,万一求人,谁敢不答应?
接着,张猛又给张驴儿安排了一项任务:“张老板这样,这个,在下来到这里,人不生地不熟的,做买卖嘛,和气生财,所以呢,就想着多多结交几个朋友,您看,这村中,你看着这村中那几个担事的人物,也给我请过来,一起坐坐。”
老板张驴儿听了,翻着眼皮思索一会,就给张猛介绍了几位,然后对张猛说:“这几个家伙,有的是村里的里正地保之类的人物,有几个是地痞小混混。
这些小混混,都是见了老虎低头见了兔子呲牙的家伙,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村里人都不愿意得罪他们。
张老板这样想,这样做,很好很好。和他们混熟了,事情好办着呢。”
于是,从这天晚上开始,张猛就和村里的头面人物以及小混混们都混了个脸儿熟。
看看到了腊月,快要过年了,张猛就想着打点年货给司马懿送过去,又怕被拒之门外。
忽然想起来司马昭经常赶集,于是就到了赶集那天,张猛远远地看着司马昭赶集,等他买好了东西要往后走的时候,就和麻三儿带着礼品来到半路等着。
看看司马昭过来,张猛急忙过来拦住,躬身施礼道:“在下见过司马二公子。”
司马昭一看是张猛,欢喜的急忙回礼,问道:“张老板买卖兴隆,为何有时间在这里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