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之。
对酒肆伙计就说我正好有事,出远门办差去了。你要多加保重,等着师父回来。此信阅后即焚,切记!”
木堂堂主遇刺,皇帝罕见地派羽林卫缉凶,这件事已经轰动了京城,而在木堂附近的梦周酒肆更是早早便知道了此事,骆玉知是贺齐舟所为,不由得担惊受怕了一日,几次想要出门探寻,但都担心错过返回酒肆的师父,便如热锅上的蚂蚁般一直在后院转圈。直到次日午时收到贺齐舟遣人送来的信后,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但一听到贺齐舟要抛下自己只身北去,心中又起忧思。骆玉是机敏之人,见师父都不敢回酒肆,便知事态不妙,但自己又无能为力,只能收起担忧,依信上之言迅速收拾了一个行囊交给带信之人。然后又拭去泪水,烧掉来信,再向二掌柜告知贺齐舟近期将不会回来,因担心店内伙计起疑,骆玉又补充了一句,贺齐舟是受土堂派遣,悄悄行事,让二掌柜莫要声张。
二掌柜倒也不怎么吃惊,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对骆玉说的:想不到小掌柜和老掌柜真是一样的人,咱们这些混口饭吃的寻常百姓,哪管得了这么多啊,谁对咱好,咱就对谁好,管他什么天王老子。
骆玉听了其言外之意,知道那些酒肆伙计也不是笨人,对老掌柜似乎还有感恩之心,应该不太会卖了自己,便放下出城追寻贺齐舟的念头,准备依贺齐舟所言,一直待在酒肆里,等着贺齐舟回来。
在城外磨房中等候消息的贺齐舟则一直攥着那封没有开启的信,虽然以前一直憎恶何青山,但现在自己的养父母都已故去,生母也早就离世,何青山又不是传言中那种大奸大恶之徒,此时的的心中反而一直有种再见其一面的冲动,甚至想像师父陆宝根那样,将何青山救离苦海。
何青山似乎成了贺齐舟濒死的心中唯一的牵绊和期盼,但如果打开了这封信,那一点点的期盼是不是也会随风而去呢?信封里估计只有一两张薄薄的纸,但在贺齐舟的手中犹如千钧之重,抬起——放下;攥紧——松开;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就是下不了决心去看那信上的内容。
替自己带信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行囊里的东西比自己的要求还多一些,多出了一大包银子、干粮干肉、水囊、两套衣服……贺齐舟心中泛起一丝暖意,数千里走下来,那个勤快的小丫头无视自己的冷言冷语,将自己照顾是无微不致……但低头一看手中之信,一丝丝的暖意立即又湮没在了深不见底的冰窟中了。
入夜时分,贺齐舟辞别磨房,依地图所示,往青城西侧的云中郡赶去,那里长眠着自己的生母,而感恩的义母准备留下一部分骨灰,与亦主亦友的公主生死相伴。
一夜疾驰,贺齐舟来到了依山临河的北周皇陵。皇陵外是有一队上百人的守军的,这当然无法挡住悄悄闯入的贺齐舟。作为孽臣的赫连明月照理是不能埋入皇陵的,但赫连清风念及兄妹之情,仍是偷偷命人将其葬在皇陵的西南角落,没有树碑,没有立传,只有小小一个坟茔,土丘下方的一块石板上淡淡地刻了“明月”二字。
贺齐舟对着石板向这个记忆中素未谋面的生母磕了三个响头,又替言无疾磕了三个,然后开始在土丘边徒手扒土,这里的土比杨征墓边的土冻得更为紧实,贺齐舟仍然不想借助任何工具,刚刚愈合没多久的十指又开始出血,但十指的疼痛却远不及心中的痛楚,一层层扒去的冻土,犹如生生扒去结在心口上的血痂。
埋入第二坛骨灰,再次覆上冻土,贺齐舟取出那封已经皱巴巴的信,低声道:“娘,这是爹写给我的信,我不敢看……”
贺齐舟最终还是撕开了信封,一共是两页纸,第一页第一行就像是一记重锤,将贺齐舟的最后一丝期盼砸得粉碎!“殿下,何青山的尸骸我已葬于公主身边……”
贺齐舟强迫自己往下看,言无疾写了自己离开山顶行宫时何青山交待的遗言,然后又说了自己如何在山谷里找到遗骸,偷偷将其葬于此地。由于那几日的行踪异常,自己也引起了赫连清风怀疑,信的末了要贺齐舟隐姓埋名,切勿再卷入皇室纷争。
贺齐舟再看向第二张纸,那是何青山写给自己的遗书:
【周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估计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能够在生前再看你一眼是我此生最大的幸事,所以,不要替我伤心,我已无憾!
你或许仍在质疑我的品行,甚至因为自己的生父是个贪生怕死的叛徒而感到痛苦。但你大可不必如此,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叛徒,我也从未背叛过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