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09向大海要吃的
自古以来,不乏有人当官是为了实力自己的理想,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但是大部分文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当官,从而实现阶级的跨越。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或许很多人当官之初,并没有想过做贪官,但是事实上在大明这样的官场环境下,又有几个能入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呢?



在糖衣炮弹,和官场大环境下,久而久之,曾经的有志青年,成为了地方豪强的保护伞。成为了百姓口中的一个个狗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的利民政策往往会变成狗官兜里的银子。



一旦朝廷发生变故,需要增加税收,朝廷加一钱,这些狗官就敢加1两。



这一来二去之间,朝廷在百姓心中哪还有好印象?



为了避免官员和地方豪强互相勾搭,每隔一断时间就换对官员进行轮换。



但是狗改不了吃屎,贪官到哪都是贪官。轮换是有效果,但是效果真的很一般。



这样看来。



王朝末年,百姓袖手旁观也是不无道理的。



法不平!



不对狗官判死刑,哪有资格要求百姓爱国啊。



...



那些狗官为何胆敢这样做?



除了法制不全,处罚不公之外,消息的不流通和舆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交通极其不发达的现在,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就生活在几十里的范围之内。



去过县城,可能就算的上村镇里面有见识的人了。



他们的信息怎么来?



地主老财说的,游行的路人带过来的。...



没有了解认知的机会和渠道,信息失真,信息不全,就是常态,这种情况下判断错误也不是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尽管朱由检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截止目前对于舆论的掌控,也仅仅只在县城一级。



各个小镇,和村子的舆论依旧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



为了避免出现因为消息传递而导致民乱,朱由检让锦衣卫们动了起来。



虽然锦衣卫在文官和地方豪强的嘴中名声早臭了,但是锦衣卫毕竟成立几百年了,大多数的百姓都知道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卫。



让锦衣卫传递信息,足可以打破地方豪强的舆论垄断。



至于冒充锦衣卫,那可是掉脑袋的重罪,有人胆敢冒充锦衣卫,那就正好处理了。



一切正如朱由检所料,当自己的几条政令传达出去之后,简直就像一块巨石砸入了一个小池塘一样,掀起了巨大的反响。



当然了,京师这边,暂时没人敢和胡说八道,40万精锐在一旁,又有那么多的抄家案例在前,谁敢乱嚼舌根?



但是其他地方可就真的炸开了锅。



田间地头,茶楼酒肆,青楼妓院。无不是讨论陛下新出的几条政策。



从密卫和锦衣卫的情报来看,大部分的百姓还是相当支持朱由检的。



百姓或许不懂政治,但是最基本的好坏还是分的清楚的。



承然,朱由检的每户免除3亩耕地的税收!本就打着拉拢底层百姓的主意。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朱由检确实降低了百姓的生存压力。



按照现在的亩产200来斤,税收十分之一来算,3亩地一年就能少交60斤的粮食。



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够让很多人,度过茫茫的冬季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段时间认可朱由检的直接增加了近40万,达到了90万。



只差10万人就能升到7级了。



“领取挂机奖励。”



“此次挂机时间为30天,挂机奖励,大米3000吨,猪肉罐头,3万件,生化士兵3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