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格张大了嘴,望向大黄总管,她从大黄总管脸上瞧不出别的来。
她战栗的接过佛头珠,跪下去举过头顶磕磕绊绊道,“主子,奴才实在不知情。奴才是得了皇后主子的赏,为的是避蠓虫。奴才,,,奴才若是存了害主子的心,天打五雷轰。。。”
天地良心,要是知道了打死她也不敢就这么光明正大的戴着,满宫里晃悠啊。
太后依旧闭着眼压压手,大黄总管恭顺的点点头,“太后主子是信你的,姑娘别怕。跟您说呢,是怕您分不清好赖人,将来吃了亏。”
素格忙抹把泪谢恩。
这就是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太后跟皇后斗法,她夹在里头,没被挤成齑粉算命大。心里这时怨起舒兰,为什么要坑她呀。
太后艰难的往外挪动了下,“你瞧,你被人利用了,还蒙在鼓里。人家扭身走了,将你甩在这里,我若是瞧不透你的心,就为你毒害一国太后,你今儿个想落个全尸都不能够!”
太后声音里带了威压,一字一句的往素格耳朵里钻,这是多大的罪名啊,她哪里担得起?把她一家子杀了都没二话。
宫里真是个万花筒。以前她奶奶听了大杂院里的热闹,跟她絮叨,她不过抿嘴一笑。都是为了口吃食,人跟人能明枪暗箭的斗成那样,以为紫禁城里的人都尊贵,锦衣玉食的养着,谁不是活的一身光鲜、话里话外都忙着效忠主子的?
谁知道这诺大的皇城,打从金水河分内外,诚心诚意为主子的竟挑不出一个来。说一个都挑不出来兴许过分了些,但素格觉着,自己进宫后愣是一个是没见着。
她外面呆笨,心里头事事都明镜似的。太后这是给她施恩呐。
皇后主子以为她四六不懂,跟太后较量完自己没事人一样走了,可没想想,太后能查出那冰里的猫腻儿,她身上的珠串儿自然不会放过。
回头想想,自己也实在太招人眼了。
一头皇后主子常照应,来往亲密,一头又在太后这里攀着高枝儿,好事儿哪能都被一个人占全了啊?!
所以慈宁宫里密不透风,皇后就拿她来想辙儿。出了事,太后第一个就得往她身上琢磨。
她竟然一无所知,戴着那惹祸的东西整日蹓跶,能不招人恨吗?以前她觉得大黄总管总爱挑她的刺儿,现在想想也怪不得人家,谁让自己一点不知收敛呢。
以前她奶奶跟她也讲世间百态。说是普通百姓家也供奉老祖宗,内宅里的女人活的可怜,越斗越狠,越斗越不成个人儿。给她讲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寡妇,家里穷,吃不着喝不着,却将自己儿子养的白白胖胖。这么含辛茹苦拉扯大,儿子听话也孝顺,还中了进士,做了地方官。
长大了就要娶媳妇。这儿子娶谁这寡妇都瞧不上。后来好不容易成了亲,还没一个月,媳妇就跑回了娘家,说是新婚三天,就不让媳妇跟儿子睡。夜夜让媳妇到自己屋里打地铺。再后来媳妇生了头个女孩,这孩子一岁多上就得了病,总是头痛,痛起来打滚儿发疯。再生一个还是女孩,也是不到一岁发疯。
老寡妇逼着儿子停妻再娶,说媳妇有毛病。媳妇家不乐意了,暗里寻了神医。
神医瞧了便道不是病。从两个孩子天灵盖各拔出一枚长针来。
原来这老寡妇日日见儿子跟媳妇恩爱,心里失落,也恨媳妇生不出孙子,便拿孙女下手。两个孙女得了怪病,她就趁机逼儿子休妻。
方才素格就一直在拿这老寡妇跟老太后比对。
太后对孝淑睿皇后的恨意,是因为在先帝跟前常年不得意,所以将一生的希望都押到儿子身上。儿子有了心爱的女人,对她来说就是仇敌一般。
同情归同情,老太后的狠辣跟那寡妇不差分毫。
进慈宁宫这么久,素格对太后的心性也知晓的六七成。老太后不是一个心宽的人。这会子不杀她反对自己施恩,自然是有所图。
“奴才谢主子不杀的恩典,主子就是罚奴才顶官房,奴才也不敢有二话。奴才的罪过大了。”她只能佯装。知道太后施恩的背后不是好事,能装傻躲过去最好。真罚她顶官房去她就去顶。
太后见她不接茬,只说罚的事,这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