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5章兵马大元帅
正月最后几天,叶慈再次发了一笔小财。藲夿尛裞網



袁昭仪病好,派人给她送来许多赏赐,金银珠宝不用说了,田庄是必有的。



她喜好种田的传闻,是不是京城人都知道啦!



人人送礼都给她送田庄,附带田庄里面的人口。



真是一笔甜蜜的负担。



礼物都送到手上,总不能退回去,只能收下继续种田啰。



二月……



传来消息,南诏叛乱,天下震动。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南诏终于走出了被武宗皇帝杀得尸山血海的阴影,只可惜他们没有选择和平发展,而是选择了卷土重来,再次挑战朝廷的权威。



元康帝震怒。



在朝议上公开说道:“南诏蛮荒,不服教化。依着朕看,当年武宗杀得不够多,杀得不够狠,才让他们有胆子再次叛乱。朕誓要剿灭南诏一切反贼设,斩草除根。谁能为朕分忧!”



武将勋贵纷纷站出来请命,此时不表达忠君爱国何时表达。



文官们则纷纷谴责南诏不护教化,辜负了朝廷,辜负了陛下,辜负了天下人。



听着文武百官同仇敌忾,元康帝那是相当的满意,不是一般的满意。



真是难得一见的盛景,文武百官竟然在一件事上达成了共同的意见。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



要知道,文官和武将不和由来已久。文官赞成的,勋贵武将一定反对。反之亦然。



人心可用!



元康帝当即问道:“谁可为将?”



话音一落,满朝堂安静下来,不复一开始的热闹。



南诏那地方,不比西北。西北苦寒,却没有瘴气,没有神魔莫测的毒物,没有能让人绝望的丛林毒虫,神出鬼没的当地部落。



西北有什么,不就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外加一群牧民组成的军队。



朝廷同草原打来打去打了上百年,前朝也打,前前朝也打,可谓是经验丰富。无论是地势地貌,还是气候,大部分将领都能适应。



南诏,不行,不行,怕死在那地方。



南诏被称为将领坟地,不是没道理的。



去那边打仗的将领,没有一个是被敌人杀死的,全都死于水土不服,死于瘴气毒虫。



总而言之,大家宁愿去西北,去东南,甚至去西南打仗都可以。唯独不愿意去南诏。



“众将领久居京城,恐不适应南诏气候。臣建议,直接从南边提拔合适的人选统兵,就近募集兵源,前往南诏平乱。”



永平侯站出来,代表勋贵发言。



勋贵武将们纷纷点头,很是赞同。



元康帝的脸色却变得阴沉,“诸位爱卿刚刚还在义愤填膺,表达着忠心,要为朕分忧。为何转眼间,个个都改变了心意。莫非所谓的忠心,都是假的,全都在哄骗朕。”



永平侯再次出列,“陛下明鉴,非是臣等狡辩推脱,实在是南诏气候,北边的人去了的确无法适应。



武宗那会,征南诏之所以花费了十几年的功夫,就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从北边派遣将领和兵源,结果到了南诏,四成的士兵死于水土不服,致使战事不顺。



后来吸取了教训,直接从南边募兵,这才解决了兵力不能适应南诏气候的问题。此乃前车之鉴,请陛下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众臣齐声说道。



元康帝压下怒火,“依着诸位爱卿的意思,要启用南边的兵力。朕问一句,何人能为帅,何人能为将。朕不记得南边驻扎着什么名将,还请诸位爱卿为朕解惑。”



众臣面面相觑,彼此之间打着眉眼官司。



南边驻守的将领,这个,这个……



但凡靠着战功混出头的人,基本都调到了京城,亦或是西北边关,这才是油水丰厚的地方,每年兵部拨款远胜南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