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4章吵起来
前往行宫避暑,没有吴王刘璞的份,自然也没有定王刘珩的份。



元康帝只点了七皇子,八皇子两人的名字。



这两位皇子,母妃身份不高不低,处于中不溜的位置。一直不受重视,却也没有被彻底冷落。属于平日里想不起来,节庆日一见到面就会恍然大悟那类人物。



这也就注定七皇子,八皇子不受重视,就像是隐形人似得。



这一回,皇帝行宫避暑,偏偏点了这两位皇子,一时间,传出诸多猜测。



难不成……



这两位皇子要翻身呢?



难道,陛下真的打算从小的里面选一个合适的继承皇位?



反正,皇帝的心思太难猜。



私下里,元康帝问方内监,“知道朕为什么要点老七老八的名字吗?”



“老奴不知!”



“老七老八胜在老实忠厚,想法不多,没那么多幺蛾子。你派人点点这两人,到了行宫后继续老老实实,事后朕自有重赏。”



“诺!”



五月初,元康帝在兵将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前往玉泉宫避暑。



行到半路,元康帝已经忍耐不住,将袁大人叫到御撵上,美其名曰商量国家大事。



据传,全程袁大人都是冷着一张脸,跟个冰坨子似得。



还有传闻,说是袁大人当着陛下的面,也没个笑脸,爱答不理的。



这般狂妄大胆,按照元康帝过往的脾气,早就打入诏狱。谁给你的脸,竟然敢给脸色给朕看。ωww.五⑧①б0.℃ōΜ



偏偏,这一回,元康帝就吃袁友仁这一套。袁友仁一张脸越愁,他越是心疼,越是小心翼翼讨好。恨不得将心肝捧出来给他。



私下里,官员们都说这叫一物降一物。



这场冤孽,恐怕至少也要持续个三五年。



一想到朝中要被一个佞臣把持三五年的时间,文武大臣们都露出一张绝望的脸。



难啊!当京官越来越难。



要不找个机会外放地方,好歹远离了是非窝,能保自家平安。



……



身在京城的定王刘珩偷摸跑到章府,当着章先生的面抱怨起来。



“姓袁的好长的手,已经伸到了户部。白大人刚将人弄走,宫里就下了旨意,又把那几个人塞进了户部。”



“不是说袁家就剩下两兄妹,没人了吗?袁友仁从哪里搞来的人,还能塞进户部。”



“袁家是没了人,可是世上不缺投机取巧的人。大把落魄举子投靠袁友仁,他借着陛下的东风,大肆插手各个衙门。听说,下一步,他还要插手少府铜丞的差事。”



“他想铸币?让一个佞臣负责铸币,陛下会有如此昏聩?”



章先生都吃惊了,顾不得写书。



外面的事情,比起他的书可有趣多了。这种剧情写都写不出来。



哎!



定王刘珩叹息了一声,“我看父皇是越老越昏聩,越来越好大喜功。如今,只听得进歌功颂德的话,但凡谁敢当面抨击指责,转眼就被下了诏狱。”



章先生也跟着叹了一声,“长此以往,朝堂将充斥着一群幸进弄臣。但凡敢说真话,能说真话的人,都将被排挤出朝堂。”



为国事担忧,却什么都做不了,唯有一声叹息。



刘珩喝了一口茶,“父皇自从有了袁友仁,就听不进朝臣的劝告。这回去行宫避暑,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就是想要那个……”



儿子议论老子的闺房乐事,着实有些说不出口。



刘珩也是尴尬,他朝叶慈偷看了一眼,生怕对方露出嫌弃的表情。



叶慈没有嫌弃。



类似元康帝这样的行径,史书上早就写满了,历朝历代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