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家书抵万金,弄个邮政吧
律”,走南闯北,能带的区域也广。



只不过商人嘛,他们需要先顾买卖,空了再去传信,时间也比较长。当然,他们也收费,几十文,上百文都有。



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信客”,专门负责传信或传物,这类人和后世的快递员、邮递员差不多了。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邮筒”,即细长的竹筒。



此外,那就是飞鸽传书了,只是这小东西局限性太多,成功率太低,想保证成功,估计一次要多飞几只鸽子……



对于当下的大明而言,快递行业还是一个空白,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面向百姓的邮传机构。



而这,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朱允炆深知这个时代“家书”的价值,知道纸短情长背后的温暖,决定将邮政办起来。



对于朝廷而言,办邮政有着得天得厚的优势。



分布在大明土地上,有着数量庞大的驿站,而这些驿站中的人员,很多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大量闲置的力量,仅仅依靠着朝廷饭碗,总是不合适的。



拉出去捞点外快,打个零工,总不成问题吧。



兵部不是主张整修驿站吗?



现在是机会了。



朱允炆将想法告诉了马恩慧,心情舒畅至极。



日后朝廷驿站,就将分为民用、官用两个板块,人员、物资都不缺,不需要额外支付工钱,就足以将邮政运转起来。



“试点之地选在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



朱允炆没有将京师作为第一选项,而是考虑到山西移民问题,决定用“快信”的方式,拉进移民与家的距离,削弱其焦虑与担忧。




(3/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