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军械库前广场。
右手的食中二指间夹着一支燃了半截的香烟,维克托低头看着脚下凹凸不平的石板,一边思索,一边沿着广场外围的花圃缓缓踱着步。
“......我依旧坚持我的观点,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同志,”在维克托的旁边,一个身材不高,略显瘦弱的中年人与他并肩而行,中年人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西装,没有打领带,而且,这身西装看着也有些老旧了,皱皱巴巴的,这令他整个人看上去颇有几分邋遢。
“对乌拉尔至库兹巴斯之间经济带的投入,以及对安加拉河-叶尼塞河水利资源的开发,应该列入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重点,”中年人说道,“至于理由,我已经在之前提交的建议中详细地谈到了,如果中央主席团能够给我一个发言的机会,我并不介意在会议上再次重复一遍。”藲夿尛裞網
中年人名叫马雷舍夫,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尽管他的学历不高,算不上是科班出身的经济建设人才,但其在联盟宏观经济领域,却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他就是东部开发项目的带头人,现如今,在联盟的经济领域内,他也是“东进派”的领头人之一。
所谓“东进派”,就是主张联盟应该将经济开发和建设的重点,放在联盟的东部地区,弱化对联盟欧洲地区的投入和建设。在卫国战争结束初期,这些人反对将战时迁往乌拉尔山以东的企业回迁,并提倡继续加大对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的资金投入,他们甚至反对将战时首都从萨马拉迁回莫斯科,认为对于联盟来说,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将首都迁往托木斯克亦或是叶卡捷琳娜堡。
不过,众所周知的是,在经济路线的分歧斗争中,“东进派”并没有取得任何优势,战时为了躲避战火而东迁的绝大部分企业,都重新迁回了旧地,也正因为如此,战时被建设起来的很多东部城镇,又重新恢复了旧有的状态,在这其中,又以乌拉尔山至库兹巴斯之间的工业带衰退最为明显。
乌拉尔山至库兹巴斯之间的工业带,是联盟在二五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最初,这里并不是工业带,而是一个采矿带,集中了联盟主要的煤矿以及冶金矿带。而在卫国战争初期,为了躲避战后,大量来自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西部的机械、化工企业,陆续迁移到了这一带,这才将这片区域拓展成了联盟重要的工业带。
不过,随着卫国战争结束,大量的企业又从该地区迁走,从而在十年的时间里,造成了这个工业带的迅速衰落,对于马雷舍夫这样的“东进派”来说,这无疑是一件极为痛心的事。因此,在过去几年里,马雷舍夫一直在向中央主席团提建议,要求莫斯科的领导核心对乌拉尔山至库兹巴斯之间的工业带退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至于安加拉河-叶尼塞河流域的水力资源开发,则是由“东进派”提出的一个水电站建设项目,经由马雷舍夫本人提交预案,由国家经济委员会送交提审,早在两年前便获得了中央主席团的批准,不过,直到今天,该预案的第一个水电站项目都还没有投入施工建设呢。
众所周知的一点是,在莫斯科的领导核心中,维克托并不负责经济建设以及宏观规划方面的工作,因此,按道理讲,马雷舍夫当前所谈论的问题,是与维克托的本职工作无关的。不过,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作为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维克托在其任上主导了列宁格勒州的各项建设工作,而在这其中,对经济路线的修正则占据了主要部分。
在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的几年中,尽管维克托没有在经济路线与政策方面,表明过公开的立场与观点,但列宁格勒基本上修改了斯大林主义经济政策中,过度关注重工业,忽视农业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错误,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将部分权限下放,给予了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列宁格勒所发生的一切是瞒不了人的,主要是维克托也没想过要隐瞒。而列宁格勒所执行的经济政策,在某些人看来,就是马林科夫同志所奉行的经济政策的延续,或者说,就是“马林科夫主义”在列宁格勒的试行。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列宁格勒所执行的政策,与马林科夫的政策虽然非常相似,但其背后的推动者却不是马林科夫,而是维克托本人。
就像马雷科夫,他就一直认为维克托是新经济改革思维的倡导者,而列宁格勒所发生的一切,便是完美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