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先落在了寺庙里一处。
“这里有什么?”江别鹤好奇的问。
“江先生仔细看看这个和尚。”白峰把放大镜交给了江别鹤。
听白峰这么一说,江别鹤的好奇心更浓了,接过放大镜凑近过去仔细观摩。
那是一个很年轻的和尚。
看岁数,还不到三十。
年岁虽然不大,可奇怪的是,周围年岁大的和尚,面对他时,却显得很尊敬。
仿佛那个年轻和尚是一个了不起的名人是的,有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江先生看出什么来了?”白峰问。
“这个小和尚身份不一般!”江别鹤说。
“没错,这点有点不寻常。”白峰接着又指着最前面的那一艘船上第一排里最中间的那个人,“江先生再看看他。”
“好!”
江别鹤又仔细瞄去。
最中间那人,初看没看出些什么名堂。
可再次细看时,江别鹤发现那人的腰间有一块玉佩,上面写着一个繁体字——马。
“马?”
看到这个字眼,江别鹤问,“这个人,我看来看去,直觉告诉我,关键之处在这块玉佩,且和这个马字有关!”
“江先生好眼力。”白峰道,“没错,就是这个马!”
说着,白峰从黄浦江上第一艘船开始一直往前指,直到东海里最前面的那一艘大船上。
“江先生,可发现了些什么没?”白峰又问。
江别鹤摇摇头,“没看出来。小友明示!”
“这么大一支船队,还是官方船队,装的又是士兵。这种情形,在古代,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出海作战,要么就是出海迅游!”
“不管是哪一种,这么大的船队,都必须有一直鲜明的旗杆!”
“可江先生你看见过一支鲜明的旗杆没?”
“这个……”江别鹤摇摇头,“还真没呃!”
“对,一支没有。这就令人疑惑了!”白峰指着佩戴马玉佩的人,道,“从他身上的官服来看,在古代只有两个王朝类似。”
“哪两个?”江别鹤问。
“一个是唐朝。一个是明初!”白峰说,“唐朝时期,国立虽然强盛。但造船技术,应该还达不到画上的程度。所以,这幅画上的船队,是明初的!”
“明初?”江别鹤略有所思。
“对,就是明初!”白峰指了指那块雕刻着马的玉佩,“明初时期,能够率领这么庞大船队的人,根据史料记载只有一个人!”
“郑和!”江别鹤说了出来。
“对,就是郑和!”白峰道,“郑和原本不姓郑。郑,这个姓,是朱棣赐的。他原本姓马。所以这个人是——”
“郑和!”江别鹤道。
“对,就是郑和!”白峰说,“他是郑和。率领这么大一支船队,明显就是要下南洋。传闻郑和七下西洋,表面上目的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让四方来朝贺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寻找——”
“我知道——是为了寻找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