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零九章 一边倒
先前华夏影视对dj的股份很感兴趣,想排挤掉他。二王自认为很惜才,给方沂拿出了置换股份的条件,满心以为他会知趣,安心挂靠过来做小弟。



结果并没有。



反而在自己的老本行上正面被方沂击溃,《通天帝国》这部电影不是烂片,相反,是一部在水准线上的商业片,导演、制作、演员都没有太大短板,但是输的很难看。



这件事情影响到了华夏影视的基本盘,他承诺给股民的提款密码貌似失效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原本是规模宏大的系列片,现在第一炮哑了,到底还值不值得梭哈下去,市场已经开始怀疑。



基于《情书》电影体现出的观影趋势,中影为此开了两次研讨会,郭凡代替方沂去做演讲。



研讨的主题就是:路线之争。



从石破天惊的《英雄》开启了古装武侠大片之后,我们市场就只认定了这一种究极路线,它就是青铜门之后的终极。



不论是冯大炮还是陈恺戈,都技痒难耐,纷纷套了个模板去尝试了一下(《夜宴》、《无极》)。



只有这种类型电影,才可以中外两开花,在全球都取得一定票房。



《无极》差点把这牌子砸烂。但是新出来的《画皮》、《赤壁》在海外票房都不错。他们事实上仍然是古装大片的变种。



问题在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套路正在江河日下,被观众迅速厌弃。而市场还找不到观众心目中新的“最大公约数”。



《情书》好像是摸到了边儿?



可惜孤证不代表什么。趋势到底怎么样,恐怕要等方沂亲自来讲才能解惑。



方沂再次回到dj在鹏城的写字楼时,汪涛在大门口亲自来接他,和他介绍了一下现在的业务发展情况:



“你那个电影对dj的宣传效果很大。现在几乎所有的制片公司都知道了你用的设备,他们不知道你怎么成功的,但是他们会模仿你。模仿你的故事,模仿你的设备。”



随着电梯逐渐上升,汪涛打了个响指,有点得意。



“现在订单供不应求啊,我们又在开发新设备了,等会儿可以给你看看。相当于在电影这个行当上,我们已经打响了名气。”



“现在就差卢川导演拍的《我们生活在中国》那个纪录片……那个片子可以去联合国播放,体现出我们dj设备的在特种器材方面的实力——因为我们要拍连绵的雪山,拍无人区的戈壁,拍有晨雾的湿润竹林,这一切复杂的环境全部用一台机器拍下来。麻烦你千万要去配音。”



到现在这一步时,dj基本已经摆脱了前两年窝在寝室研发的尴尬,进入到快速成长期。



汪涛的提起往事语气轻快又感慨,“方沂,我觉得我和你是一样的人。只要我们的东西够好,其他人就斗不过我们,不论块头再大,声势再大……技术本身是公平的。”



他带着方沂去新实验室,并且强调,“这个实验室除了我和研发骨干,没有人可以进来,但你是例外,你不一样。”



一台小巧、精致的4轴航拍设备送到方沂面前。



方沂:“我要戴手套吗?”



“你不用,我平时玩的时候也没有戴手套,它没那么娇贵的。”



这就是表态了。汪涛之前已经表过一次态,当时就偏向于他,“在方沂的电影上映之前,不会做出任何不利他的事情”。



现在再表一次态。



这台设备和原先的ae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外观。这台是4轴,当它飞在天空中时,它像一个扁平的飞盘一样,而原先那个是小直升机的形状。



在质感上也有进步,新版本的器材明显要更可爱一些,更靠近消费市场。



“还有更有趣的。”



汪涛打开实验室的测试系统,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一股风,而这玩意儿仍然能够保持水平。方沂从接通了的监视器那里看到,画面几乎没有变化。



现在上市大卖的那一款可不一样,它只能拉出几十米远拍远景,拍近景就晃的明显了。



他觉得很有趣,让汪涛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