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逸侧过头,对上绾宁的目光,她目光里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让他有些心慌。
他老老实实的回答:
“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但是既然你问了,我便原原本本告诉你我的计划……”
依君逸看来,北燕这一回来,就是因为听闻了他受腿疾。
而大周的百姓都以为是北燕动的手,北燕自然知道不是他们做的,既然不是他们做的,那一定是别人做的,借了北燕的名声让北燕背了锅。
他们可能并不介意自己的名声受损,但这件事传递给他们一个消息,那就是:
大周的内政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清明,堂堂皇子受了那么重的伤,中了那么厉害的毒,居然只凭着潦草的一些证据,便断定了凶手是北燕。
而且君逸的能力别人不知道,北燕人心知肚明,就这样一个战神,居然有人处心积虑的要害他,还得不到公平公正的结果,可想而知,大周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
他们要来看看,这个消息是不是准确,若准确,他们少了一个厉害的对手,再加以筹谋,拿下十城,指日可待。
这是他们来的真正目的,还想要混水摸鱼。
君逸把事情分析了一遍,继续说道:
“既然他们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来的,那必定会以这件事情做文章,既然要做文章,那我们就要搞清楚他的目的是什么。
既然他有目的,便必定要找人合作,我在外无权无势,他只能利用却不会跟我合作。君恒也不可以,皇后和季家都不会允许他和北燕太子太过密切,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君策。
君策非长非嫡,虽然现在朝局看起来他比君恒更胜一筹,但这种东西只要皇帝偏向谁,其实很容易弥补差距。
对于他来说,迫切的需要军功。所以上一次,才会不遗余力的对付我。
只是那一次,皇帝也知道了真相,他除了得了一个在外的好名声,内在并没有拿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但饶是如此,他还是在这件事情里尝到了甜头,所以我肯定,如果君策要合作,一定就是故伎重施要军功。”
君逸说到这里,顿了顿才又开口:
“诚如你所说,二人合作,边境起战事,受苦的一定是老百姓。
关于这一点,我有很认真的想过。
北燕必定侵犯。大周和北燕的战争,一定会进入到一个阶段,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哪怕这一回,君策不和北燕合作,北燕也不会放弃攻打大周的机会。
而且此路不通,他们会走另外一条路。
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我能做的,就是自己上战场,将北燕彻底打怕,伤了他们的根本,才能一劳永逸。
否则,此事无解。”
君逸说完,对上绾宁怔怔的眼神。
绾宁眼中情绪不明,内衣羞愧,她误会君逸了。
是她关心则乱,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了。
君逸说的对,哪怕君策和北燕没有合谋,依北燕的做派,北燕太子的心性,发起战乱进攻大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前世听到前线传来的消息,想必君逸一定比她更难受。
她觉得不忍,是天灾人祸,百姓无辜。而君逸难过,是他原本可以阻止这一切,但是他已经不能。
绾宁无法想象,当前线的战报,一封一封传到君逸的手上,看到那些消息的时候,他有多绝望。
这一次,他是宁愿暴露,也想要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不让那些士兵和百姓枉死。
她刚才那样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对不起。”
君逸表情错愕,但大约明白,她可能是误会了什么,反过来安慰她:
“没关系,说开了就好了,言语确实容易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