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6章听我说,谢谢你
遗书当然是真的。



那一夜老董走出祠堂后,又让袁隗之妻和袁基走了进去。



没多长时间,袁基便拎着带血的长剑,以及这封遗书出来,向老董说道:“太尉,家父多谢给予的体面。”



这份体面,虽然会让他一辈子仕途不畅,袁氏在洛阳的产业也会顷间改换门庭。大汉的士阀之首袁氏,也再不会拥有众望所归的声名和影响力。



但至少,袁隗死后的清名不毁,袁家也不会一夜之间血流成河,且会衣食无忧。



人性都是自私的。



最后的一刻,袁隗选择了保护名声和妻子。至于那两位侄子,嗯……他只能在九泉之下,提供精神支持了。



当然,袁家也与老董结下了死仇。



但老董一点都不在意,哪个站在权力巅峰的人物,不是踩着尸山血海走出来的?甚至,还期待马伦和袁基会蠢一些。



可惜一直到现在,马伦和袁基都很聪明很乖,表现得十分完美……



此时,看完遗书的刘协点了点头,又命黄门侍郎传阅。



然后,看了一眼老董,才道:“袁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大汉之良臣。此临终遗愿,朕当颁诏天下,不负袁公清白之美名。”



“陛下!……”尚书许靖当即上前,谏言道:“袁公乃大汉肱骨重臣,更乃公卿百官魁首,天下之人莫不为之哀痛。”



“如今却被两名逆子及那些作乱贼子气死,实乃天之不幸。”



“臣闻之愤慨不已,已做一篇评文,恳请陛下准许一并颁至各郡县,令各地牧守官员明诏守令,辨奸为正。”



刘协接过评文展卷一读,不由得心中暗暗佩服。



这篇评文写得文采斐然,滴水不漏,反复质问袁绍和袁术及关东贼子,为何要兴兵作乱、不服王化?为何受太尉恩典反恩将仇报?为何置治下黎庶百姓不顾?为何要气死大汉太傅袁隗?



一连串问了十几个问题,无一字不涉他们谋逆之事,无一字不指斥他们乃乱汉贼子,字字诛心、句句唾骂,把他们完全勾勒成一群唯恐天下不乱,行作乱之实、谋自身之利的奸贼乱党。



且叫人无从指摘的同时,还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讨之。



“准!”内容可谓全都说到了刘协的心坎儿上,当即点头同意,又向老董投来感激的一瞥。



老董也忍不住会心一笑:创办报纸为了啥,不就是为了抢夺士人的舆论权嘛。



如今搭上皇权的顺风车通行天下,报简的影响力自然更上一层楼。这次下发各郡县后,各地的牧守和官员便会命手下每日来洛阳购买。



而有需求就会有供给,精明的商贾们必然又会想方设法在当地销售。长此以往,报简不单单辐射一个洛阳,而是整个汉室十三州。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看着灵堂里躺在棺材的袁隗,老董第一次觉得这家伙如此顺眼。



果然只有死了的敌人,才会最好的敌人。



死了后还能帮自己的敌人,啥……那已不是敌人,而是好友了!



此时袁绍派来的使者,面色已一片铁青:没想到,自家主公和这董贼,居然都想到了……借袁隗之死来造势。



且董贼的做法,无疑比自家辐射更广,更具有权威性。长此以往,舆论风头必然逆转,攻守易势,主公危矣!



“陛,陛下,臣事已毕,就此告退……”想到这里他当即开口,便要离去将此事告知袁绍。



“等等。”老董却笑眯眯地看向此他,道:“还不知尊驾何人?”



“臣荀谌,见过太尉。”



“荀谌?”老董闻言,再也抑制不住笑意,道:“果然有胆有谋,怪不得敢赴此地……嗯,可拜见过汝叔父了?”



荀谌脸色羞愧,施礼道:“未曾。”



“赶紧去见见吧。”老董神色便担忧起来,关切地道:“汝还不知,荀公自今年起便身体抱恙,且年事已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