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章喷神老董在线怼人
洛阳皇宫,建于夯土高台上,北倚邙山、南临洛水。有东西南北四宫和永安宫,又以南宫和北宫为两大主体宫殿群为主。



明帝之前,天子朝会和后宫都在南宫,之后开始修建北宫。两宫相隔一里,以天桥连接,遥遥相望。



自此之后,朝会和政务便以北宫为主,南宫渐成天子寝宫和后宫所在。



身穿朝服的蔡邕心事重重,跟随百官走入北宫德阳殿,看着这东西长达三十七丈、可容纳上万人的主殿,又望了望高达两丈的玉阶,以及殿中的喷泉,不由深深一叹:如此恢弘奢华的宫殿,却再也烘托不出汉室的威仪,反而有些讽刺。



尤其百官之前的那个胖子,走路跟螃蟹一样豪横,哪有臣子半分亦步亦趋的恭敬?



还有礼官唱礼后,别的大臣都身姿优美地扬尘舞拜,那胖子却像一头闯入白鹤翩翩起舞的野猪,哼哧哼哧地撅着屁股,好似要在土里刨食儿……



蔡邕的心好痛。



但一想到就是这凶横的胖子,洗清了自己身上的罪名,还一日三擢官,让自己重返朝堂,他的心情……就格外复杂。



“礼毕入座!……”



銮殿之上,礼官声音浑厚悠长宣布。随即看向虚岁才九岁的天子刘协缓缓一挥手,又高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话音落下,前首的董卓手持象牙板笏出列,高声言道。



蔡邕的心顿时一沉:果然,这憋不住屁的家伙,立马就跳出来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乃把持朝政的权臣是不是?



“太尉……有何事要启奏?”玉阶之上的刘协,头戴至高无上的十二绺冕冠,声音却有丝不经意的颤抖。



“臣近日调研民情、走访群众,发现洛阳百姓多为交易所苦,感念民生多艰,臣特意上表请求改革市制。”



说着,老董从袖中掏出奏表,交给急忙下阶来取的礼官。



此言落下,满殿皆惊!



百官犹如看明朝时郑和带回一头长颈鹿般看向董卓,眼里全是浓浓的不解和震惊,接着……便是整齐划一的愤怒。



“这董贼……好生无耻!”



“不错,上街闲逛就算了,还脸上贴金说什么调研民情、走访群众,你是那样的人么?”



“太过分了,为自己的快活竟要扰乱国策,决不能让他得逞!”



只是一瞬间,百官目光刷刷交错,默契达成了统一战线。



“哦?……太尉是想要打破‘午时开市、日落散市’的常制,增设市邑以供百姓日常交易?”



刘协不愧是位天资聪颖的帝王,看了一眼表奏便精确总结出老董的意思。



“陛下!……”话音落下,一人已然出列,愤慨道:“太尉此策有违古制,乃一时兴起乱国之言,万望陛下深思。”



说完,又看向董卓道:“自古以来商贾贸易乃贱业,不劳而获、待价而沽,有乱于社稷。历朝打压尚且不及,汝岂敢胡乱更改!”



蔡邕抬头,见出列之人乃颍川人韩融。此人同样被董卓以公车征辟,为大鸿胪,一向刚烈耿直,少能辩理而不为章句学,声名甚盛。



他率先反驳,便以古制礼法压制,可谓一针见血。



董卓闻言,脸色立时阴沉起来。



蔡邕见状,心中不由默默一叹,想起了今日早朝前与女儿的一番对话。



“父亲,今日叔父上奏,必遭百官诘难。叔父边塞武人出身,不善言辩,万望父亲多多回护。”



“昭姬……”那时蔡邕正皱着眉扒拉着饭,苦恼道:“父亲知汝想有所作为,太尉此举也有利民生,然……汝总不能为了此事,每日做饭都放这么多盐来坑害为父吧?”



没错,这两日蔡邕过得很不顺心。为了这改革洛阳坊市一事,自己的女儿耍起了小性子,非逼自己表明态度。



“父亲!”谁知此言一出,蔡琰罕见地冷下了脸,放下碗筷道:“女儿知你多年亡命奔波,尤其母亲病死对你打击很大,心灰意懒不想再过问朝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