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4章定徐州二
曹豹听曹恪询问自己以及糜竺在迎立曹操为徐州新主问题上是什么态度,当即说道:“我还是希望立我少主为徐州刺史。”



曹恪听了曹豹的言语,感到十分不解。



自己这位远房族伯放着出自本家的兖州牧曹操不支持,却偏要支持陶谦的嫡长子陶商。



难道在他的心目中,陶商比曹操更值得辅佐?



带着一丝疑惑,曹恪不由得问道:“难道在族伯的心目中,本家的曹使君比不上陶家的大公子么?”



曹豹笑道:“贤侄说笑了,我少主如何能比得上曹孟德?我少主性子有些软弱,又无威望,而曹孟德有枭雄之姿,担任兖州牧两年,收黄巾,抑世家,颇有建树。这些,我都是知道的。”



曹恪听曹豹说他知道陶商比不了曹操,心说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又要支持那位陶大公子为徐州之主?



他随即说道:“族伯既然知道陶伯秋比不了曹使君,那为什么要支持陶大公子而不愿奉曹使君为主呢?”



又道:“不管怎么说,汝南曹氏和沛国曹氏系出同源,曹使君还有小侄与族伯本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自当守望相助,族伯为什么又要替别人效力呢?”



曹豹沉吟良久,忽然叹了口气,道:“立我少主为徐州新主,是陶使君生前的遗愿。”



曹恪心说想不到陶谦临终前想的还是让他的嫡长子接任刺史之位,并接管他的基业。



俄顷,他觉得有些不对,曹豹支持陶商这事与陶谦的临终遗愿有什么关系?



他正要开口询问,忽听见曹豹道:“陶使君生前对我有恩,我不能负他。”



“这么说,族伯想要迎回陶伯秋并奉他为徐州新主,是为了报陶恭祖的恩?”曹恪有些明白过来。五⑧16○.com



曹豹颔首道:“不错。”



曹恪听到这里,才理解了曹豹的行为。



看来自己这位便宜族伯,也是个忠臣啊!



曹恪随即又道:“陶伯秋万一掌权之后,受小人教唆,要与兖州曹使君为敌,到那时,族伯会站在哪一边?”



曹豹不禁有些踌躇,沉吟半晌,似乎觉得难以回答,欲言又止。



曹恪见状,笑道:“看来族伯十分为难?小侄倒有个两全之计,可以让族伯既不负陶家,又能帮助本家。”



“两全之计?既不负陶家又能帮本家?”曹豹眼前一亮,似乎来了兴致,连忙说道:“还请贤侄明言!”



曹恪道:“我大伯在送陶伯秋回徐州之前,就已经与他达成了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曹豹微微皱眉,“贤侄是说,我少主愿意与曹家合作?”



“当然。”曹恪道,“他要是不愿意与曹家合作,我大伯又怎肯放人?”



“怎么合作?”曹豹不由得问道。



曹恪就将陶商答应了曹操提的五个条件,换来曹使君“表”他为徐州刺史,并派出曹军护送他回郯城就职的事情细细地对曹豹说了。



按照曹、陶双方合作的五个条件,陶商将作为曹操的盟友兼代理人治理徐州,每年向曹军提供一定量的钱粮作为酬谢。



曹军可以在徐州驻军。



曹操甚至可以直接插手徐州的人事。



为了取信于盟友,曹、陶双方将和之前一样,互派人质。



陶商在进入郯城就任徐州刺史之后,会让陶应作为人质,随曹德、曹恪父子前去鄄城居住。



而去年就已经被曹操派到郯县当人质的曹铄将继续留在这里,完成他的使命。



曹豹听了曹恪的讲述,不禁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合作?这分明是陶大公子向曹孟德投诚,甘当曹家的附庸啊!



曹恪见曹豹半天没有反应,笑了笑,说道:“陶大公子已经答应了我大伯,愿意唯曹家马首是瞻。”



曹豹问道:“那我要怎么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