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5章 组建天雄军
几天后,曹军护着天子车驾赶到许都。



天子拜曹操为大将军,又派使者前往邺城,任命袁绍为太尉。



袁绍听说曹操被刘协任命为大将军,而自己只是太尉,顿时心生不满,觉得那个太监的孙子是想挟天子来命令他, 当场发飙,坚决拒绝了许都朝廷的任命。



他还以许都卑湿不宜久居为由,公然要求曹操将天子送到鄄城,只因鄄城距离他袁绍的势力范围很近。



曹操得知袁绍拒绝了朝廷的任命,心里有些慌乱。



他认为现在自己的实力还比较弱小,周围又有强敌环伺, 与袁绍公开撕破脸还为是尚早。



为了稳住邺城那边的盟友,曹操主动辞去了大将军之职,并将这个职务让给了袁绍。



至于天子, 那是万万不能送到鄄城去的。



刘协在曹操辞让大将军之后,又任命他为司空领车骑将军,总揽朝政。



许县本来只是豫州境内一个普通的大县,没有可供天子居住的宫室,需要另外建造。



曹操将天子接到许都来后,请刘协暂时在城中驿馆居住,等宫殿修建完毕之后再搬进去。



他又安排工匠、民夫在许都城中心修建宫室,供帝后居住、百官上朝理事之用。



除了宫室、太庙之类的皇家专用建筑之外,还有朝廷各级衙署、仓库以及百官的住宅,都在待建之列。



修建这些建筑,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短则月余,长则数年。



曹恪在进入许都之后一连三个月,都居住在城外军营, 只因当初曹操请天子奖赏给自己的那座四进宅院还没有建成。



按照曹操的安排,那座宅院将建造在曹德的大司农府隔壁。



大司农府和曹恪的住宅之间, 有拱门相连。



这样一来,曹恪既得了一座专门属于自己的宅院, 又没有和老爹分家,不至于引来世人非议。



却说原无盐营到许都后,驻扎在城西五十里外的灞陵桥军营。



曹操也没有让他们全部返回东平原驻地的打算,只是抽调高顺的陷阵营回无盐驻守。



高顺此时也因为迎奉天子之功升任中郎将,再呆在灞陵桥军营也不合适,毕竟他的职位和曹恪平级。



两个中郎将共管一个军营,下面的校尉、军司马、军候等将领有事的时候听谁的?



曹恪猜测曹操或许就是基于这层考虑,才把高顺调回无盐,毕竟东平那边也要兵马驻守。



他后来得知朝廷准备任命程昱为东平相,于是派曹大福带着数百亲兵前往无盐,将蔡琬等人接到鄄城郊外的箕山坞堡暂住,准备等这边的四进大院建成之后,再将妻子以及十余个小妾接过来同住。



至于曹德的那些留在无盐的侍妾、仆人、侍卫,都由曹大福负责接到鄄城。



曹操决意迎奉天子,并将大汉朝的都城迁到许都之后,曹嵩并没有搬家的打算,仍然带着族人在鄄城箕山坞堡里居住、生活。



在等待曹操赏赐宅院的日子里, 曹恪也没有闲着, 着手在军中练兵。



因驻地变动, 他手下这支兵马不再称为无盐营,而改称灞陵营,只因大营座落在许都城东的灞陵河边。



新的无盐营,专指高顺的陷阵营,只因曹操让他们返回东平国的无盐龙山大营驻扎。



曹恪在高顺带着陷阵营离开之后,征得曹操同意,将灞陵营中的人马分成中、前、左、右、后五部。



其中原来由曹恪亲领的无盐营左部改为灞陵营中部,由军司马潘璋统领。



中部兵力,有长枪手千人,骑兵三百。



原无盐营右部改为灞陵营前部,由军司马王双统领。



前部由五百骑兵外加一千长枪手组成。



此外,曹操不久前从吕布军、白波军的降卒中抽调了三千人前来灞陵军营,分别交给陈到、路招、冯楷三人统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