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官还是贪官,挡路的官,朱瞻基都不想留。
……
游街示众开始了。
范秋带领着国子监两百多名学生,在应天府的街道上游行。
那面大旗,高高的举着,写着开海禁三个字。
这几日,范秋已经和国子监的学生们科普过了开海禁的好处,并且曾经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听朱案首普及过,所以他们坚定的认为,开海禁一定利国利民!
所以,此时的呐喊,也掷地有声。
“开海禁!”
“开海禁!”
呐喊声层出不叠,一个个目光坚定,游行在街道中,四周的百姓纷纷旁观。
“这些读书人是怎么了?”
“他们喊着开海禁,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海禁啊。”
百姓们叽叽喳喳,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在国子监学生们的科普下,百姓们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所谓的开海禁是这样的。
百姓们大多盲从,听说开海禁有好处,便迅速跟上队伍,也跟着一起呐喊了起来。
这一日,范秋带着国子监的学生们,将半个应天都游行了一遍,应天府内,知道开海禁的百姓越来越多。
第二日,范秋继续游街示众。
第三日,范秋带着国子监两百多名监生,直接游街到了宫门口!
一时间,声势越来越浩大,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而这样的情况,也彻底给予了六科给事中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胡滢,已经感受到岌岌可危了!
在听到属下的奏报后,他匆匆带着几个给事中,来到了皇城的街道上。
果不其然,看见了范秋带着两百多名监生,正在游街示众!
他们在呐喊,他们在拼命的与朝廷对抗!
身后跟着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
胡滢望着这一幕,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这该死的范秋!”
“翰林院,全都是一窝臭虫,处处断人财路。”
身后,左给事中姚临也脸色难看无比:“胡大人,现下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范秋虽然没有拉拢到朝中大员,但这国子监天天游行,朝廷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啊。”
“朝廷,不得不考虑国子监这些学生们的诉求。”
胡滢冷哼一声:“还能怎么办?”
“既然翰林院的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给范秋的家人定罪,把他的家人全部下大狱,看他还能不能硬气起来。”
“好。”左给事中姚临点头。
胡滢望着范秋那一腔热血的模样,忍不住扶着额头,有些头疼:“唉,这群腐儒!”
……
为何范秋的提议,迟迟得不到回应?
甚至,国子监游街三天,朝廷都迟迟没有反应呢?
因为不仅是六科给事中,就连朝廷所有大员,都不赞成开海禁。
朝廷大员们不敢说,但是他们无视的态度,就说明了一切。
而六科给事中,却站了出来,站在了翰林院的对立面。
范秋要做的,就是让整个朝廷不得不答应!
这个任务重大,而且难办。
比起对抗皇帝来说,还要难办,因为翰林院面对的,是整个朝廷啊。
是夜。
月黑风高,大风呼啸。
树木飘摇,月光稀疏,瞧这风云变幻的天色,好像是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