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88章
第888章



李世民出征窦建德时曾对尉迟敬德说:“寡人持弓箭,公把长枪相副,虽百万众,亦无奈我何。”



尉迟敬德不仅善使枪,还善于避枪、夺枪。另外,唐初名将秦叔宝、玄宗时名将哥舒翰,都是使枪的好手。



马上用枪或步战用枪,在形制上有所差异。马上用枪,又称“马槊”。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称“齐王元吉亦善马矟。”



《新唐书·李嗣业传》云:李嗣业作战常为先锋,手持“巨棓”以为武器。棓,即棒、棍。棍在唐代已不再是将领偶尔使用,军队似已普遍装备。



《新唐书·阚传》载:伏威邑人阚善用两刃刀,名为“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这种刀“其长丈”,显然属长兵器。



李尘发现,军中刀枪比较常见,而剑反而少的可怜。



唐代军中标准装备唯有刀制而无剑制,剑完全退出了战场。极个别将领用剑,已属偶然。



实际上,隋朝将官们还有佩剑的习俗。



《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陪位则象剑。”



“象剑”多为木质,并非真剑,完全是一种礼仪性质的用剑。



唐承隋制,佩剑制度亦大致相同,剑成为标志文武百官身份地位的一部分。



真剑可以被木剑和金、银、玉质的假剑取而代之,朝堂佩剑即已失去实用价值。



剑虽退出军事舞台,但这时民间剑术却发达起来。



唐有任侠之风,下铺所佩皆为剑,李世民在秦王时期要聚积力量,夺取皇位,手下一度养有“剑士千人”。



李白诗有“宁知草中人,腰下有龙泉”。从李白曾在长安市上手刃数人看,这剑绝不是假的剑,他的剑术应该是已达到相当程度。



剑术高超与成熟,还可以同裴旻舞剑、公孙大娘舞剑器等得到证明。



这时的剑术,已由内容简单用于战阵阶段过渡到技术多样、方法复杂,具有健身、娱乐、表演、自卫等诸多功能的新时期。



在华夏武术各种拳械中,剑首先完成这种过渡。



唐代的剑已基本定型而与当今无异。据《华夏兵器史稿》记载:“唐剑形制则完全变革,失去周制而独树一型。后人守之,数千百年,无所改变。此可谓剑至唐代即为后世统一模型矣。”



戟在隋唐五代已基本上退出战阵,只是在某种特定场合偶尔有人使用,如唐朝大将薛仁贵便使戟,但更多的是作门庭仪仗之用。



不同等级的官员门前列戟的数目不等,《唐六典》规定:三品以上大员,下州以上的衙署才可列戟。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戟,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唐懿德太子墓壁画便绘有列戟图。图中每架列戟12支,东西两壁各一架,共为24支。



唐代见于记载的短兵,还有短枪、铁挝、匕首等,但这些数量太少,基本不值一提。



经过一圈视察过后,对于唐军配置,李尘已经大概有所了解。



他有充足的自信,以如此整齐的军容,这十二万大军,即便是面对数万武林人士,也必然能够镇得住场面。



眼看英雄大会在即,武林人士混杂在百姓中间,浩浩荡荡进入江宁。



李尘这边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立刻下令,挥师南下。



一时间,驻扎数日的十二万大军,沿着金陵江顺流而下!  https://www.3zm.la/files/article/html/24341/24341495/116929612.html  www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