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儒兴起以来,整个社会讲究安居本分、修身养性,甚少去睁开眼看看世界。即便是历经西晋末年五胡亂華之时中原沦陷、神州陆沉的惨痛,汉人依旧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自诩“中原之国,物华天宝”,乃是天下正朔,未将胡人放在眼中。
这既是悠远的历史给予这个民族的自信,更是汉武之后遭遇阉割的“儒学”所形成的畸形的自负……
自秦汉以降,到了隋唐两朝,中原王朝与外界的联系交流一直未曾断绝,陆上有丝绸之路,海上有数条航线,诸多胡人将异国奇珍带到中原的同时,自然免不了带来世界上诸国的信息,可汉人从来都是不屑一顾,典籍史书之中寥寥几笔,从不曾正眼相待。
这种自负一直延续两千年,汉人一直认为自己居住世界之中心,乃天朝正统,所有蛮夷皆是野兽豚犬一般的存在。
直至人家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割地赔款丧国辱权,终于在神州大地一片隆隆炮声之中,绵延两千年之封建社会轰然崩塌,祖宗们积攒下来的灿烂文化湮灭殆尽,神州大地尸横枕籍、哀哭一片。
隋唐两朝,中原与周边诸国的交流达到历史的顶峰,长安城内长期居住的各国商贾数以万计,每年与诸国的商贸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即便如此,骄傲的唐人也从未去仔细的看看那些万里之外的强盛帝国,依旧沉浸在“老子天下第一”的愉悦之中。
没错,这个年代的中原王朝的确是天下第一,甚至将这个位置一直保持了千年。
然而,谁能说得清是否正是因为这个年代延续下来的这种自大,最终导致了这个民族遭受到了最最惨痛的教训?
不正视自己的敌人,终有一天要被敌人击倒……
素来以勤政自诩的李二陛下听闻房俊的一番言语,简直有一些目瞪口呆,下意识问道:“你说拂菻国之地域不下于大唐,且带甲百万?”
他的第一印象,便是觉得吾大唐疆域辽阔已经占据天下之大半,哪里来的那么多土地给拂菻国?
房俊知道李二陛下不信,这位骄傲的帝王从未将目光停驻在胡人番邦的身上,一辈子眼中唯有一个高句丽,还只是为了完成历代帝王未曾完成的征服霸业,结果直到死也未能完成这个心愿……
“岂止是拂菻国?在其北部,尚有一个冉冉兴起的加洛林帝国,民风骁勇,士卒善战……”
用不上一百年,那位矮子丕平就将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继承者,以后会将父祖的基业发扬光大,得到教皇的认可之后横扫欧洲大陆……
“即便是天竺,其疆域之大亦不必大唐小多少,因其气候温暖水流充沛,更是万里沃土,繁华富庶!”
这就有点扯淡了,天竺地大物博不假,但是阿三们好吃懒做是从祖宗上传下来的毛病,自从贵霜帝国覆灭之后,诺大的疆土先后被拉其普特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征服并且奴役殖民,一代一代的阿三乖巧恭顺,俨然孙子一般……
不过若非这般夸大其词,如何能勾引其李二陛下的兴趣呢?
世界这么大,各路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万里之遥尚且有如此之多的强国大帝,更不用说近在咫尺的西突厥和吐蕃等国了。您坐拥大唐之万里基业,自当一个一个的征服过去将华夏天威远播欧洲,成天正事不干躲在家里整日修仙炼丹算是怎么回事儿?
李二陛下愈发震惊,似乎忘了生气,眼珠子瞪圆问道:“天竺那么大?大唐时常有天竺僧侣出没,前几日荆王还曾引荐一位叫做那罗迩娑婆寐的天竺番僧进宫,朕观其虽然学识超群佛学精深,但破衣褴褛黑枯瘦小,似乎所有的天竺番僧皆是如此,其国似乎穷迫落后民不聊生……”
房俊并未注意到李二陛下言及这个“那罗迩娑婆寐”的名字,肯定道:“贞观十三年,有得道高僧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算一算时间也差不多应该回来了,届时陛下自可将其召入宫内详细询问,必然与微臣所言不差。”
晋阳公主和长乐公主听得津津有味儿,她们甚少出门,即便是时常不在宫内的长乐公主也只是在终南山的道观之中暂住,如何得知这些番邦信息?
李二陛下却陷入震惊,怒火正在一点一点消退。
仙道虚无缥缈,他自然清楚求之不易,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举全国之力尚且求而不得,便知其中之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