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人仓皇而退,在黑山军的层层进逼之下,慌不择路,只能向着附近的无名小山丘狼狈逃去,希冀占据高地还能继续固守待援。
然而这却正落入了于正的算计之中,他并没有让手下赶尽杀绝,便是打着围困此地败军,引诱出中牟邑的守军的打算。
如今,这支狄军的粮草辎重都落入了己方手中,自己将他们围困在此地,他就不信中牟邑的狄人还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支军队陷于死敌而不救。
小山丘上,因为主将受了箭伤昏迷不醒的缘故,如今一切都是由军中的副将阿偌暂理。等他清点完残存的人数,发现原本三千五百多的军势如今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人左右,而且那两千民夫也在战乱中逃散了,更致命的是,民夫们所押运的粮草辎重,也几乎全数落入了对方手中。
兵残粮尽,这可如何是好?
夜晚,大战落幕,双方各自建起了简易营垒。
山丘脚下,黑山军一方因为大胜之功,又缴获了大量粮草,如今正炊烟袅袅地造饭摆宴,先行小小庆功一番。士卒们虽然仍披甲执锐,但神情上无疑放松了许多,心中充满了希望。
而狄人一方,新逢大败,又是粮草尽失,只能采些山中的野果野菜,甚至杀了心爱的战马充饥,士气自然是沮丧不已。
望着山脚下将此地团团围住的黑山军,闻着隐隐约约传来的酒肉香气,狄人相顾无言,只有默默啃起手中酸涩的马肉。
副将阿偌见此,心中愈发没了信心,若是军队逢败,还能破口骂上几句,那代表心中还有一丝血性,最怕的就是这样寂静无声的场景。
副将阿偌也是三十来岁的狄人老兵了,从晋国一路来到卫国,参与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甚至有好几次也是死里逃生,这才逐渐升到副将的位置。
晋国凶悍,又重战功,大量起用士族,如今兵强马壮,不断扩充军队,压迫得周边的戎狄部落纷纷外迁,阿偌所在的留吁部落便是其中一支。头领听说齐卫间的长狄鄋瞒部落十分强盛,于是他们便偕老扶幼带领着所有族人前来投靠。
最终,长狄鄋瞒部集合了鄋瞒、留吁、甲氏、潞氏等多支狄人部落的军力,对邢、卫两国发动了灭国战争,为各部落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他们留吁部落所分到的领地便是卫国黄河北岸的疆域,甲氏部落则是邢国的旧地,其它各部落也收获丰厚,无人不满。
因着这份功绩,众部落便公推鄋瞒部落的首领侨司为主,还学着诸夏王朝立下了狄王的名号。这事却惹怒了太行山以北的赤狄部落联盟,从来狄人部落便是以赤狄为尊的,如今怎么还另外搞出个“狄王”出来,这如何能忍。
鄋瞒部落起初也是属于赤狄部落的,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赤狄内乱不止。到了周顷王三年(前616),鄋瞒部落的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兄弟彻底五人率部脱离赤狄,五人勇猛善战,组成了长狄联盟,还分别进攻过齐、鲁、宋、晋等国。
赤狄、长狄两家原就有仇怨,如今长狄这般大张旗鼓地挖人赤狄联盟如何能忍,于是长狄赤狄这两支算是彻底闹掰了。赤狄部落身份尊贵,而长狄部落势头正盛,两家各有不少附属部落相从,实力可谓是旗鼓相当。
这狄人内部一乱,便给了刚刚复国的邢、卫两国多了些喘息之机,两国重来社稷,整兵秣马以求自卫。连诸侯霸主齐国也看出这赤狄、长狄之争非几年工夫分不出胜负,于是也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南方崛起的蛮夷楚国,欲要教训一下这个不守规矩的小老弟。
回忆起这些往事,众人从虎狼的晋国之侧千辛万苦迁来此地,本以为有块安稳的聚居地了,还有这么多卫人奴隶可供使唤,谁想,那荒蛮的大山之中,竟然又崛起了一支黑山势力。打着卫国大夫的旗号,招揽流民,训练兵卒,屡屡制造麻烦。
卫国沦陷区的卫人也常有作乱,然而都很轻易就能平定,唯有这支黑山军数次交战,留吁部都落了下风,相继损兵折将。
因为是分属留吁部的卫地,所以长期以来也只有留吁部一家独自平叛。然而留吁部的可战之士也不过几万青壮而已,如今连番与黑山交战之下,已经损失了近万人,已然是伤筋动骨的程度了。
戎狄部落中,向来是凭实力说话的。若是实力受损过于严重,那么留吁部在长狄联盟中的地位也会下降。而弱者部落在戎狄之中只能是为强者前驱(也就是沦为炮灰的份),根本不会像诸夏各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