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江湖侠客们看到了这火器的强大威力之后,全都非常吃惊,同时也无比敬佩李元景,更加愿意听从李元景的命令、保护李元景的安全。
却说李元景、李靖、李绩等人率大军边走边训练兵士,孙思邈也按照李元景组织军队的方法,三人组建一个小组、十二人为一个小队、三个小队为一个中队、三个中队为一个大队的组织方式,把四五千江湖侠客组织起来,然后训练他们小组中三个人、以及各小组与小组、小队与小队、中队与中队之间互相配合、进攻防守的战术方法。
三个人一个小组,战斗的时候,一个人负责主攻,另两个人负责防守、辅助进攻,这队形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最完美的队形。
原本那些江湖侠客们都喜欢单打独斗,不愿意和别人联合,觉得那样缩手缩脚的,施展不开自己的力量,但很多人碍于孙思邈的面子,就勉强按照孙思邈组织的训练了几次。
但他们一训练,却无比震惊地发现,孙思邈组织的这队形,威力却非常巨大:
进攻的可以丝毫不顾及自己安危地进攻,而防守和辅助进攻的,既能很好地防守住敌人对主攻手的攻击,只要敌人稍微出现一点儿失误和漏洞,辅助进攻的两人,立刻就能抓住战机,干掉敌人,这比一个人单打独斗、既要进攻又要防守好多了。
而小队与小队、大队与大队之间的协同作战,战斗的威力更加强大。
这些江湖侠客们尝到了甜头,便纷纷和自己的朋友、伙伴们组成小组、小队,按照孙思邈教授的队列、队形、进攻、防守的方法,热火朝天地训练起来。
大队人马边走边训练,不多时日就来到了灵州。
灵州在现今宁夏吴忠市境内灵武县附近,唐时包括四个县:回乐县、灵武县、怀远县、保静县,是当时大唐抗击突厥的最前线,唐朝诗人曾写了许多关于灵州的诗句,其中王维的《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杜甫的《送灵州李判官》——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来到灵州之后,李元景让大军停下来一边接着训练,一边等着李元平的消息。
很快李元平就送来了消息:
现在突厥前来打秋风的总共有四五万人。
因为大唐边防军队主要是步兵,而突厥兵士都是骑兵,大唐兵士和突厥骑兵战斗,打打不过,跑又跑不过,他们抵御突厥的方法只能是躲在边关要塞高高的城墙里边,依托城墙防守。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职责就是防守边关要塞,不能让突厥攻占了边关要塞,而突厥的打秋风,其目的就是抢劫,把边疆百姓抓走做奴隶,抢夺边关百姓的粮食、食盐、布匹、钱财等物,并不是要攻占边关要塞,进攻大唐。
所以当突厥前来打秋风的时候,大唐边关统帅、兵士们就死守在边关要塞中,不出来和突厥兵士死拼。
而突厥兵士们打秋风的目的是抢人和财物,所以他们每次来都是抢了东西就走,并不长时间在大唐边疆停留,因此不需要带很多的粮草辎重。
这样,他们不需要攻打边关要塞,走大路,而只从那些能前来大唐的陡峭、艰险的小路上过来就可以。
虽然大唐在通往突厥的主路、大道上修建边塞关口,派重兵把守,但在大唐和突厥之间,除了这些大道之外,还有许多小道可以互通往来。
这些小道往往陡峭、艰险,很难运送大批辎重、物资,突厥人如果想进攻大唐,这些小道就不能运送过来大批辎重、物资,但仅仅过来几天打秋风,抢一些人口、财物回去,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为什么汉民族从秦时开始,一直到明代,都在西北修建长城的原因。
汉民族在高山险峻之处修建高大的长城,就阻断了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骑马快速入侵的通道。
李元平告诉李元景、李靖众人,因为大唐边疆军队只能防守边关要塞,不敢出来抵御突厥的烧杀抢掠,所以这四五万突厥人很是大胆,他们为了尽可能多地抢到人口、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