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3章 进京告状
万历三十八年,整个大明朝廷还是一样平静,老百姓改辛苦忙碌依旧是辛苦忙碌,朝堂之上齐楚浙党和东林党闹得不可开交,万历皇帝依旧呆在深宫之内优哉,叶向高独挑一个内阁做独相已经两年。



若是没有这次的建州、李朝、倭国联合派出使团觐见,可能万历三十八年依旧是过的很平静。



叶向高连续收到了努尔哈赤、朝鲜王李珲、倭国王后阳成的奏疏,言道大明纵容关外大都督郑毅,欺凌周边、无恶不作,让藩国的属臣民不聊生,请朝廷给予他们一个说法,求一个公道。



老相看到这样的奏疏都蒙圈了,这说的是什么跟什么啊?



尤其是倭国那边,说朝廷纵容什么关外大都督郑毅欺凌倭国,而且带兵袭击倭国本土。



这都哪能跟哪的事情?先不说那关外大都督郑毅是谁,你们倭国都多少年没来过这边了?上来就质问朝廷为何欺凌藩属国,你们倭国何时将自己当做过大明的藩属?



要不是当初太祖皇帝将倭国列为不征之国,谁知道你们倭国是个什么玩意儿?



但是藩属国无小事,这一直是大明的政策,叶向高也不敢太过怠慢这些人。



只能好好的安抚住他们,然后就找来五军都督府的人去询问。



咱们大明设过什么关外大都督吗?



如果有的话他这个独相为何不知道呢?



结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什么关外大都督朝廷就没人听说过。



而且各种任免文书都有留存的,从洪武年间到现在,两百多年过去,也没听说过任命什么大都督。



叶向高有点挠头,这是个什么情况?朝廷根本没任命过关外大都督,再说也不可能任命什么关外大都督。



关外他是知道的,历来就是不毛的苦寒之地,就算是任命也不可能有人会去关外当什么大都督去。



而且听他们这个意思,关外大都督又是民政军事一把抓,这从来都不符合大明的国策。



叶向高心想不会是这些人诓骗朝廷吧?有琢磨一想应该不会,他们没这么大胆子。



而且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编造一个关外大都督又能获得什么好处呢?



那就说明这个所谓的关外大都督是真有其事。



既然不是朝廷任命的,那就很可能是当地借朝廷名义自封的势力。



想到这里叶向高坐不住了,对于关外的政策大明一直是以夷制夷。



如果真的出现什么不可控的势力,那对于大明绝对算不上是一件好事。



叶向高赶忙进宫求见万历,两人不知道商量了多久,出来之后叶向高就派人去安抚住建州女贞和李朝、倭国的使臣,派人进入关外去详细探查,不过这种查探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倭国、李朝,包括努尔哈赤的人只能耐心等待。



努尔哈赤这次派出的是费英东,穆棱河之战结束后,在费英东的建议之下,努尔哈赤尽收忽儿海河喔集诸部,得户四千七百,大大补充了在穆棱河之战中损失的兵力,将这些部族南迁到建州的辖地,就安排安费扬古带兵镇守宁古塔。



这次努尔哈赤可不敢将这些地方给放弃了,万一那些汉人沿着这条通道打过来怎么办?



只能安排人守着,好让对方不敢轻易的南下,另外就是加强对周边部落的征服。



但是想到那什么关外大都督,努尔哈赤也知道暂时不会是对手。



不是对手,那就要给对手上点眼药,赶紧就组织团队前去京师觐见。



本来他都打算再也不去拜见什么明国皇帝了,但现在情况特殊,看来还得靠着大明一段时间才行。



顺便去拜访一下那些朝廷大员,让朝廷将目光从他的身上移开,转移到那什么关外大都督身上。



所以努尔哈赤派出了费用东、阿代和皇太极前往大明,带着丰厚的礼物去找大明要说法。



也就有了叶向高的烦恼,也让大明知道在寒冷的关外竟然还有个什么大都督存在。



而且这个所谓的大都督,还将建州女贞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