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91章 穆拉德谋划
大华的军队开始从各处向事发区域靠拢。



距离最近的自然是黑海舰队,两艘航母带着诸多战舰开始压向奥斯曼帝国的本土。



而阿拉伯版半岛,大华的军队也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向着奥斯曼的边境移动过去。



小高加索地区,十几万的军队同时也开始向边境开进,与已经准备好的奥斯曼军队展开对峙。



吴襄父子从本部调集军队,越过高原荒漠,早已陈兵在西纳半岛附近,也发生了好几次小规模的战斗。



吉州驻守的舰队,已经开到了红海内部,直面驻守在海岸附近的奥斯曼帝国军队。



不光如此,做为大华在西亚地区的盟友,萨菲也开始积极的调兵遣将。



二十多万大军,陈列在边境一带,准备随时向奥斯曼发起进攻。



多年来大华扶持起来希拉民族义军,北非的阿拉伯义军,也都开始帮衬起来。



虽然不见得能起得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但总归也算的上是一股比较大规模的团队。



再看奥斯曼帝国内部,穆拉德如今已经从请从少年,长成了英武的青年帝王。



他绝对是奥斯曼帝国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志向之远大常人难以企及。



自从他的父亲克赛姆对大华作战大败亏输,整个帝国就陷入了动荡之中。



他艰难的崛起,联合那些新贵族,合纵连横对于老牌贵族进行持续清洗。



才算是让帝国稳定下来,只不过却因为无法顾及到地中海南部地区。



军队被迫撤出,放弃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国土,让他深以为耻。



在帝国内部,穆拉德改变教育,让底层的民众能够接受教育。



同时在教育中加入大华侵略的内容,让帝国子民对大华报以深深的敌意。



加上在帝国内部进行改革,释放大量的奴隶,给予他们帝国子民的身份。



也收拢了一大批的各族忠诚拥护者,为他向大华开展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但穆拉德更知道,大华比起帝国强大的不只是军力,更是科技和武备的差距。



他想尽办法,从各种渠道找来大华的各种武器,组织了包括奥斯曼人、东欧人、南欧人、阿拉伯人、犹太人等多个民族联合组成的科研机构,对大华的武器进行拆解和研制,为此穆拉德将王宫的经费都全部支持了进来。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头绪,只能感叹大华人的奇思妙想,让小小的火药武器能发挥如此巨大的力量。



直到两年多前,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还要归功于大华的蒸汽机和西洋蒸汽机的引入。



有了机械的力量辅助,再加上钢铁材料的大规模突破,奥斯曼终于搞出来自己的连发步枪。



在之后手榴弹、后膛火炮、远程巨炮等也都势如破竹的研发出来。



这些武器都被命名为穆拉德,步枪为穆拉德1-3型,1型是单发步枪,2型是栓动弹夹式步枪,3型已经隐隐有了半自动步枪的样子,其他的火炮、迫击炮、山炮、榴弹炮等也先后被定型,让穆拉德顿时充满了底气。



他知道海军作战方面,奥斯曼帝国定然不是大华的对手,但是陆战的话,奥斯曼不惧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这就是他们征战亚欧飞大陆数百年的底气,也是西帕希、艾坚斯这些军队武装横压周边数百年的底气。



不得不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有一种别国难以企及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在持续的胜利中堆砌出来的。



在上百年的战争中,奥斯曼不是没输过,但输得最惨一次就是大华给予的。



整个帝国也是深以为耻,所以穆拉德才会充分利用,营造帝国上下的仇视心理,发起针对大华的举国战争。



当然这也不是穆拉德四世的全部计划,他的计划才不过刚刚展露了冰山一角而已。



穆拉德四世的宫殿中,如今摆着一副巨型地图,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张地图竟然覆盖大半个地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