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章 收拢关中,封侯拜相
的。



其实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几人受到“时代”影响有多深。



岳飞来自宋朝,深知世族垄断之害,因此对任何门阀、世族都没有任何好感。



而贾诩、李儒两人,本身就是世族出身(虽然不是大世族),自然而然地会为世族阶层谋取利益。



这和他们对秦霄的忠诚并不冲突。



唯一一个站在中立立场的商鞅,则是为数不多的,在“世族时代”,以“寒门出身”的顶尖天才。



秦霄自己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之所以询问,也不过是做一个姿态。



象征性地询问了手下的意见,清楚他们的立场之后,秦霄便派贾诩作为代表,前去和关中士族做接触,尝试说服他们接受秦霄的统治。



有句古话,叫做“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这个说法。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世家的传承,往往要比绝大多数王朝更为悠久。



这其中,对土地、知识的垄断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在于,这些世家都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在乱世之时,往往会选择多面下注。



比如派出族人子弟同时加入不同诸侯麾下,无论诸侯之间谁胜谁负,这些世家总是不会亏本的。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琅琊诸葛氏。



诸葛亮在蜀国刘备手下,诸葛瑾在吴国孙权手下,还有一名叫做诸葛诞的族人,在魏国曹操手下做到了征东大将军的高位。



理论上来说,无论三国之间谁笑到最后,诸葛家都会成为赢家。



不过可惜的是,尽管诸葛诞选择了“胜利者”一边,但在司马氏篡位的事情上站错了队,带兵讨伐司马昭,结果兵败被杀,导致诸葛家在曹魏的投注打了水漂。



虽然诸葛家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但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豪门世族的行事作风。



只要是看上去有诸侯之相,就会派出族人相助。



至少也会有所表示,卖个好。



一旦对方将来得势,便能借助这一层关系迅速成为“自己人”。



其实,秦霄本来是想派李儒去的。



对于贾诩,秦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放心。



但李儒和许多世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僵硬,在董卓麾下的时候,他曾一度主张杀死杨彪,要不是王允暗中出手保下他,杨彪早就被董卓给砍了。



而杨彪,正是这一代弘农杨氏的代表性人物。



就这关系,秦霄怎么可能敢让李儒去当说客?



想来想去,还是贾诩更合适。



贾诩带着秦霄命人准备好的礼物,去逐家拜访关中士族的事暂且不提。



秦霄这边,也在为官位的事情做试探。



其实到了现在,以王允为首的保皇派,已经能够看出秦霄的野心。



只是,和董卓相比起来,秦霄在面子上会对汉室皇帝做出表面的尊重。



借口也是现成的。



皇帝年幼,不能亲自理政,就由秦霄代劳。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借口是假的,但毕竟没有直接撕破脸,谁也不敢说秦霄到底是想要做霍光,还是下一个董卓。



这样一来,保皇派的反弹,也就不至于那么激烈,非要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对于绝大多数忠于汉室的人来说,朝中再出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霍光,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霍光虽然大权在握,甚至行过废立之举,但并没有取汉室而代之。



他在政期间,也算实现了汉朝的中兴,让大汉的气数至少延长了百年。



对于忠于汉室的人来说,只要在皇位上坐着的人姓刘,那么究竟是谁掌权,其实并没有那么值得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9)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