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更符合事实。
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嬴稷和赵王之间是有约定的。
当然,后来有没有遵守,那又是另一回事。
以此来推断的话,是不是可以将贾诩的意思理解为,外面攻城的大军,愿意拥立陈留王刘协,以换取好处?
这并非不可能。
如今皇帝年幼,不能亲自理政,自然需要大臣辅佐。
如果能以拥立之功,换来一个辅政大臣的位置,当然不是不可能。
其实,王允自己,想要铲除董卓,拥立刘协,除了忠于汉室的念头之外,也是为了权势、地位。
越是细想,王允就觉得这个猜测越符合真相。
如今的皇帝,陈留王刘协,处境与当年的嬴稷十分相似。
秦武王举鼎而死,没有留下遗诏,也没有子嗣,其弟质子嬴稷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受困于燕国。
汉少帝刘辩被董卓毒杀,同样无遗诏和子嗣,仅有一弟,陈留王刘协,虽然已经从法理上继承了皇位,但人身自由和安全,都受控于权臣董卓,政令不出门,不但形同傀儡,就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若是有人能将刘协从董卓的控制下解救出来,岂不是和当年解救、护送嬴稷返秦的赵国一样,能得到天大的好处?
此时,董卓不在长安,要从李儒手中救下刘协,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至少王允有把握做到。
但,让他纠结的是,外边攻城的大军,究竟是什么来历?
他们,会不会是陈留王……不,陛下的“赵武灵王”?
对方,是否有能力在董卓的反扑之下,保住皇帝?
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人!”王允唤来一名心腹,低声吩咐道:“去想办法打探一下,外边攻城的大军,到底是哪一路诸侯的人。切记小心,不要让李文节听到风声,可以从贾文和那边着手……”
……
王允,并非是贾诩所联络的唯一一人。
事实上,在贾诩的暗中串联之下,所有反对董卓、李儒的力量,已经串联在一起,蠢蠢欲动,随时准备搞出些“大动作”出来。
未央宫外,大军攻城已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因为未央宫的地形相对狭小,郭汜手下的两万多人,可以相对轻松地布防。
攻城的大军,也不可能完全展开。
最多也就三四万人同时进攻罢了。
这样的压力,防守一方短时间内还是能够扛得住的。
何况,因为未央宫内重要的人物实在太多,一些大范围的杀伤性手段不好使用。
比如爆裂箭洗地,这样打的话,破城倒是容易了,但洗地之后,未央宫里边的“人质”,估计也活不了几个了。
攻打未央宫,为的不是抢夺一座被摧毁成废墟的宫殿,而是要控制里边的皇帝刘协、大臣王允、蔡邕等人。
刘协自然不必多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至少天子得活着才有用。
若是天子死了,那就成了谋逆造反,名声不会比董卓好到哪里去。
至于其他人,秦霄的打算是,能收服多少算多少,但凡稍微有点能力,秦霄麾下肯定有他的用武之地。
反正有神秘基地在,A级和A级以下的英雄,无论是否真心,只要在投靠之后,都会达到百分之百的忠诚。
至于S级和S级以上的英雄,整个长安城内也没有几个,到时再针对性地谋划便是。
而想要收服这些人,自然是不能让他们在战乱中随随便便地死了。
为了保证这些人质的安全,或者至少保证其中大部分人能活到攻城结束,一些无差别的大范围杀伤手段肯定是不能用的。
不过,攻城战打了一会之后,秦霄就慢慢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