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一章 解决粮产不足区域的口粮
/>
在普通的郡县推广种植苜蓿,会因为粮食在这个时代远比苜蓿宝贵而根本无法实现。



但是童远打造的屯田就不一样了。



一些不适合种粮,或者拼命种粮也无法达到童远配给标准的区域,靠自己种粮肯定无法达到要求。无法达到要求,就无法保障战力、训练和其他配套。



童远是怎么处理的呢?



太原、延安两郡以南区域,一般附近都有其他实行屯田的县乡产粮较多,直接就近运输,按照配额即可。



较远区域,童远则非常巧妙地利用整体粮食库存优势,专门在某一区域春夏两季受粮,秋季再从靠近需要粮食的屯田的区域购进粮食。



举例来说,平城等地的屯田发展畜牧、种植苜蓿,并且有较多人稍频繁参与工程建设和军事训练。本地种植肯定不够每月一石粮草,更不用说屯田军的一石半。



这时候,每年春夏新西凉军就会在太原郡销售粮食,即赚了些钱,又充实了太原区域流通的粮食。到了秋天粮价下降,流通充沛,新西凉军就会在雁门南部从太原区域大量收购粮食。



这些粮食用来供给雁门郡北部平城等地军屯民屯从事工程和军事。而且购入价格肯定比春夏季售出时要低一些,最不济也是收支相抵。



这一招实际上是常平仓的具体灵活化使用。



常平仓一般是官府设立,用于应对春夏两季青黄不接,粮价飞涨。所以秋季低价收入,春夏再以低于市场价格贩卖,缓解百姓之急。该措施一度成为常设,后来因为变相成为盘剥百姓,而渐渐停止。



此时,童远没有简单粗暴地全面推行,而是在屯田这个基层力量最强,外人无法插手**的体系中灵活实行。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