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零一章钱太多了也麻烦
r />
各国通商,率先免税的,也都是诸如蔬菜之类的经济作物。



有一次,赵昆去关中的一个农庄考察,来到一个农户家。



当他看到农户家那位年逾八十的老者,手里捧着一碗红薯稀饭时,不由大皱眉头。



那家人养着十几头猪,数十只鸡,因为老者两个儿子曾经从军立功,获得军功,家中也有几十亩地。



然而,他们居然让家中的老寿星就吃红薯稀饭。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不是养生,而是顿顿吃红薯稀饭。



当赵昆了解到真相,准备发怒时,却反被老头教训了一番。



“老朽今年八十有三,自昭襄王起,历经五代国君。也就是到了陛下这里,家里才有了一口饱饭吃。”



“孩子们想要给老朽吃好的,家中蛋肉都不缺,天天吃也吃得起,是老朽自己拒绝了,年轻人不懂饥荒,我又怎么能不知道?



现在这日子,放在以前,那是神仙都不换的,老朽多吃一口好的,都感觉折寿!”



“陛下若想惩罚,就惩罚我这个不懂礼数的老汉,和孩子们没关系!”



那天,赵昆回到咸阳之后,气得一天都没吃下去饭。



难搞啊!



百姓们以朴素的思想,固执地认为藏得住粮食的,才是好人家。



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你少吃一口,我少吃一口。



大秦每年出产的那么多粮食,让谁吃去?!



要知道,粮食这种东西,基本上都是有保质期的。



哪怕能存放几年的红薯、土豆等作物,放到第二年,口感也会大幅下降。



没办法。



百姓们存粮是未雨绸缪,抵御灾年。



但按照大秦目前的情况,除非是天崩地裂的那种灾害。



否则存粮,只能拖国家经济发展的后腿。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要知道,粮食可以说是大秦经济最重要的本位等值物。



粮食泛滥,会直接导致粮食的价格卖不上去。



家中有人在工厂、商行做工的人还好,但目前大秦农业人口的占比,依旧超过足足六成。



粮食卖不上价格,让这些人家的收入减少。



在大家都是苦哈哈的时候,家有余粮是件好事。



但现在这种状况,造成了收入的极度不平衡。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足够造成国家动荡。



另一方面,粮价下降,也会影响到经济繁荣。



现在沿海的郡县,已经兴起了抵制从南洋来的农产品风潮。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经初见端倪。



甚至赵昆收到的奏报中。



关中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宁愿让种出的粮食喂牲口,也不出售的情况。



这个苗头,让赵昆感到心里发寒。



这让他想起了另外一个时空中,两千多年后,某国农民将牛奶倒入河中的事情。



赵昆知道,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随之而来的事情,绝对是一场足以席卷大秦的风暴。



没办法,花钱,必须花钱了。



目前大秦国库富得流油,完全有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控的底气。



之前赵昆提议修建广南城,以及完善铁路网,本来就有这方面的考量。



但谁能想到,两年过去了,国库的钱非但没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



这钱,越花越多,你敢想?



没办法,只能玩一票大的了。



章台宫中,书页翻动的声音刷刷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