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三十一章改头换面的孔鲋
/>


加之其相对开放的风气,吸引百家大佬纷纷进驻。



不过,稷下学宫虽然声势浩大,但也只是在学问方面。



即便集合百家之力,在朝政中的影响力却显得有些寥寥。



究其原因,固然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支持。



但最重要的是,当时的百家学者都钻营学问,对于出仕之事并不是特别热衷。



可大秦学宫,却与稷下学宫有明显的区别。



大秦学宫为官办,是大秦最高等级的学院。



虽然赵昆没有明说,但大家都非常清楚。



大秦学宫培养的人才,将来注定是要通过科举进入朝堂的。



这种情况下,大秦学宫天然就拥有一定的影响朝堂的能力。



另外一方面,如今的大秦学宫,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学问。



百家大佬全部聚集在此,本身就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这些人,有类似于名家领袖这样的本身不热衷于名利之人,也有商山四皓这样朝堂失意之后醉心学问的大儒。



更多的,则是孔鲋、鲍令白这样的从朝堂退下的朝臣。



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为了大秦学宫的利益,必须拧成一股绳。



大秦学宫,需要在大秦发出自己的声音。



学宫初立之时,这个想法还不太明显。



但是,如今大秦学宫已经运营了一年。



在上个月举行的第二次科举之中,大秦学宫共有八十七名学子参考。



最终,这八十七名学子全部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为官。



这个结果,让百家大佬们极为振奋。



静极思动,他们认为大秦学宫向赵昆索取更多话语权的时机已经到了。



所以,才有了这次请求赵昆来学宫宣讲之事。



这个想法,是孔鲋提出来的。



孔鲋乃孔子九世孙,不仅学习自家先贤经典,还拜师战国时期最后的大儒荀子,荀子同时也是稷下学宫的祭酒。



因此,没有谁比孔鲋更清楚稷下学宫衰败的原因。



孔鲋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老师虽然学究天人,一生在仕途上无所斩获的原因是什么。



荀子实在是太高傲了。



而且,荀子虽然是一代大儒,可思想却偏向黄老学说,讲究无为而治。



正因为这种在政治上比较消极的思想,让荀子颇受诟病。



当初齐废王田建好大喜功,想要入稷下学宫讲学。



但荀子以废王不学无术为由,坚决拒绝。



齐废王大怒,虽然他表面上对荀子依然恭敬。



但随后却以战乱为由,开始削减对稷下学宫的扶持。



这样,稷下学宫也逐渐被废弃。



这件事情,也成为荀子的一生污点。



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齐国灭亡,稷下学宫随之消泯。



始皇帝登泰山封禅,立七十三博士,却没有接受鲁儒的建议,重开学宫。



固然是为了安抚儒家的心,但又何尝没有认为学宫无用的想法在里面?



但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的大秦学宫,只是开办一年,便已经有了重塑百家辉煌之意。



做学宫祭酒的一年之中,孔鲋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不再是以往那个什么都不在乎,固执己见的孔丘之后了。



此时的他,一心想要让百家学说大行其道,永传万年。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赵昆不是齐废王那种不学无术之辈,哪怕赵昆是那样的人,孔鲋也会捏着鼻子认了。



他压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